古今战场航母编队水上指挥中枢

2011-12-31 00:00:00孙立华许景成
档案天地 2011年8期


  电影《变形金刚2》的拍摄可谓阵容浩大,几乎把所有美军最先进武器都动用了。其中,最令人受关注的是那艘被变型金刚击沉的CVN-74“斯坦尼斯”号航母。“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CVN-74),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七号舰,于1993年下水,1995年12月9日正式服役,母港为华盛顿州布雷默顿,以其为核心的航空母舰战斗群目前是美国海军主力的海外武力单位之一。在值勤时斯坦尼斯号通常是整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或甚至作为旗舰使用,而战斗群中通常还包含有四到六艘其他的各型军舰作为支援。斯坦尼斯号的两具核反应堆使它拥有几乎无限制的续航能力与最高达35节的最高航速。舰上的4具蒸汽弹射器和4条拦截索可应付作战飞机非常频繁的起降,而斜向配置的降落甲板与足够大的面积能同时进行战机起飞与降落的任务,大幅提高作战效率。虽然本身是以核能作为动力来源,但斯坦尼斯号仍携带了大约三百万加仑的燃油,主要是供给它的舰载机和护航舰使用。
  航母从来都是以编队形式在海上活动,航母通常还要依仗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核潜艇及快速支援舰等众多舰船为其“保驾护航”。这支编队只要出动,就是一个立体、综合、庞大的作战体系,要指挥调动这么一支编队,就需要有一个高效、精干的编队指挥中枢——旗舰。航母战斗群由于使命、任务、作战海域、作战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单航母战斗群、双航母战斗群和三航母战斗群。
  “旗舰”是海军编队指挥中枢,平时接受和传达上级指挥训练指示,统一组织实施舰队大规模海上训练和演习;战时主要用于远程大规模作战指挥以及在封锁作战、登陆作战中对登陆编队实施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海军舰炮和近程空中火力支援及海上编队的行动,指挥登陆部队上陆及协调登陆场战区电子战的实施。
  
  一、中国海军最早的旗舰——铁甲舰“定远”号
  
  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组建海军衙门,大举兴建海军海防。1888年,位居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正式组建成军,铁甲舰“定远”号成为旗舰。“定远”号于1880年在德国下水,排水量7335吨,推进功率6000马力,行速14.5节,设有2座双连装305毫米大口径主炮和不同口径的火炮18门,装有3具鱼雷发射管,舰上还载有3艘小型鱼雷快艇,舰员331名。该舰另有一同级同型舰“镇远”号;此二舰在当时的亚洲是首屈一指的大型战舰。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域偷袭中国赴朝运兵船队,挑起甲午战争。9月17日,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北部大鹿岛西南海域相遭遇,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黄海大海战。交战初始“定远”舰上的信旗装置即被击毁,北洋舰队失去统一的战场指挥,各舰只能各自为战。“定远”舰在战斗中受到多艘日舰的重点围攻,官兵们不畏强敌,沉着应战。下午3点30分,“定远”舰305毫米口径主炮的一发巨弹击中日旗舰“松岛”号右舷下甲板第4号炮位,引起弹药堆大爆炸,刹时如百电千雷崩裂,发出凄惨之巨响。“定远”舰还参加了1895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威海卫保卫战,成为北洋舰队的中坚力量。2月3日夜,“定远”舰被前来偷袭的日军鱼雷艇用鱼雷击成重伤,管带(舰长)刘步蟾急忙将其驶到刘公岛岸边搁浅,以充炮台之用。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为免资敌,刘步蟾于2月9日夜下令炸毁“定远”舰,自己也随后服毒自尽。“定远”舰就这样消失在威海卫军港冰冷的海面上。
  二、美国海军旗舰从葬身海底到成为海军海上流动指挥所
  
  1945年7月,美国第5舰队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担负了运送原子弹“小男孩”到提尼安岛的任务,完成任务之后沿预定航线驶往菲律宾的莱特港休整。然而,在前往莱特的路上,该旗舰遭到日军伊-58号潜艇的攻击,当即沉没。全舰1200多名官兵,除316人幸存外,其余均葬身海底。美国第5舰队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时葬身海底,让人觉得非常可惜。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军舰沉没后又有数百名船员由于军种间的扯皮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于水中。其中的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目前,美军“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是美国海军中唯一前沿部署的两栖船坞运输舰,它也是美军太平洋舰队执行作战和演习任务最为频繁的舰艇之一。“朱诺”号两栖船坞运输舰是吨位达17000多吨的庞然大物。这艘军舰虽然在1963年开始建造,但在1987年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重新加装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作为两栖船坞运输舰,它具有强大的运输能力,能够同时运输840名士兵和9艘机械化登陆艇或者20辆履带式登陆车。舰艇可携带6架“海上骑士”运输直升机,还带有一个可伸缩的小型机库。“朱诺”号还具备较强的火力和电子战能力。舰艇上装备有2座MK15型6管“密集阵”速射炮,射速达3000发/分钟,此外还有2座舰炮和8挺主炮。在电子战能力方面,配备有固定式红外和箔条干扰弹发射器,完备的雷达截获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仅雷达就有对空搜索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敌我识别雷达等。与一般舰艇不同的是,“朱诺”号还有一个额外的舰桥。“在需要的时候,舰艇可以被改造成第七舰队的旗舰,担负‘蓝岭’号的任务。”
  目前,美海军5大舰队编制中都有一艘“旗舰”,第7舰队旗舰是“蓝岭”号、第2舰队是“惠特尼山”号、第5和第6舰队是“拉萨尔”号、第3舰队是“科罗纳多”号。2001年3月23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抵达上海访问。第7舰队的旗舰为“蓝岭”号,于1970年下水,于1979年10月接任第7舰队旗舰,驻日本横须贺,参加过1991年海湾战争。这艘舰舷编号为LCC-19的大型舰队指挥舰长194米、宽32米,吃水9米,满载排水量为18400吨,航速为23节,续航力13000海里/16节,续航时间800小时,自给力29天。全舰共有250名军官、1200名士兵,其中有100名女兵。可装载700名武装人员,3艘人员登陆艇,2艘车辆人员登陆艇,1架UH-2“海妖”式多用途直升机,2座MK25八联装舰空导弹发射架,4门MK33双管76毫米火炮,2门MK15六管20毫米“火神”密集阵防空火炮,舰空导弹16枚,2部MK115导弹发射控制系统,8部雷达,70部发信机,100多部接收机和各种终端设备,4具MK36六管干扰火箭发射器,以及SLQ—25鱼雷诱饵,SLQ32(V)3电子战系统,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两栖指挥信息系统,海军情报处理系统,多种卫星通信设备。舰上设有两栖编队指挥室、登陆部队指挥室、火力支援直辖市中心、战术飞机管制中心、战斗情报中心、水面战和反潜战协调中心、登陆作战室及联合通信中心。1971年至1979年,“蓝岭”号以圣迭戈为常驻基地,在此期间曾驶西太平洋执行任务。1975年曾参加了南越西贡美军撤离活动。1979年以来,该舰一直作为第七舰队的前沿部署旗舰,当第7舰队整个力量投入作战的时候,它是两栖登陆部队和登陆部队的总指挥,也是联合特遣队的最高指挥首脑!其装备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十分先进,可以接收全世界美军发来的情报和数据,然后让舰队司令对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战形势有完全明了的概念,迅速作出反应,也使得该舰具备全球指挥与控制能力。“蓝岭”号设计独特,较大的排水量使其有足够的甲板面积以布置数量众多的大型通讯天线,避免因天线配置密集而相互干扰;较大的排水量使“蓝岭”号有良好的适航性、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强自持力,考虑到通信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和作战指挥需求的不断提高,这一排水量也可以保证为今后的改进改装提供较大的余地。“蓝岭”号的甲板布置也比较特殊。上层建筑集中配置在中部甲板,和烟囱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大型舰桥,上层建筑的前部是一个大型四脚桅,上甲板尾部设有一个宜升机起降甲板,可以停放一架中型直升机,但未设机库,整个上甲板显示很开阔、干净。“蓝岭”号设计中总布置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对使用中各种问题考虑得周密、细致。为了减少电磁波的干扰,各种系留装置和补给装置都尽量布置在上甲板以下,上甲板表面配置有卫星通信天线和远距离通用短波天线,为了避免工作时相互干扰,收发信天线分开布置,舰艏甲板大多安装发信用天线,舰艉甲板安装收信用天线;为了保障两栖作战中指挥员离舰上岸的需要,在舰体中部甲板下有三个约占舰体长度二分之一的突出部分,存放了3艘人员登陆艇和2艘车辆登陆艇,舰上还可以搭载700名登陆作战人员及车辆;考虑到舰上载有舰队指挥部及大量高级指挥人员,为了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全舰装有200台冷暖风机,舰上有5台涡轮发电机组供空调使用;此外舰上还设有减摇水柜。确保在高海况下加体的平稳。“蓝岭”号的动力系统选用了技术成熟、可靠耐用的蒸汽轮机,主动力装置为一台22000轴马力的蒸汽轮机,可以提供23节的最大持续航速,这一航速与美军现役的两栖舰艇大体相当,可以满足编队航行的需要。“蓝岭”号的舰载武器较少,最初仅有两座八联装MK25“海麻雀”舰空导弹系统和两座MK33双联装76毫米舰炮,导弹和火炮均配置在上甲板的中部,以减少对指挥通信系统的影响。武器的装载原则是重点考虑本部防御,特别突出考虑对空防御。使用原则是指挥舰的护卫任务由编队内其它战斗舰艇负责,只要不对本舰构成直接威胁,一般不使用本舰武器。由于“海麻雀”导弹和双76毫米舰炮均属老式装备,作战效能低,1987年的现代化改装中,“蓝岭”号又加装了两座Mxl5“密集阵”近程防空武器系统、Mx36无源电子干扰装置和SLO—32(V)3电子战系统。
  
  “拉萨尔”号指挥舰,是美海军第6舰队的一种杂务型指挥舰,由两栖运输舰改装而成。该舰标准排水量9670吨,满载排水量14650吨;舰长158.4米,舰宽25.6米,吃水6.4米;主动力装置2台功率24000马力发动机,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9600海里/16节。该舰编制440人,指挥人员59人。主要武器装备系统有:2套火神/密集阵近程防空武器系统、4座SRBOC箔条/红外干扰弹发射装置、综合电子战系统;2座双管76毫米炮,可对中程低空飞机和小型水面舰艇实施攻击。海湾战争中,“拉萨尔”指挥中东特混舰队,对伊拉克实施了导弹攻击和小规模海上作战。科索沃战争中,以美海军第6舰队为主组成的北约海军海上联合部队,由“拉萨尔”号旗舰指挥,从海上对南联盟实施打击。
  
  三、韩国海军旗舰——新一代驱逐舰“忠武公李舜臣”
  
  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近日报道,韩国海军新一代驱逐舰“忠武公李舜臣”号(以下简称“李舜臣”号)已完成所有测试项目,将在近期正式加入韩国海军第1舰队,承担起旗舰的重任。李舜臣是古代朝鲜名将。在著名的壬辰卫国战争(1592~1598年)期间,他率领朝鲜水师痛击并赶走了日本丰臣秀吉的侵略军,以赫赫战功被封为“忠武公”。韩国海军用其名命名,显示了建设现代韩国海军的信心和力量。“李舜臣”号是韩国KDX-2级舰的第一艘。KDX-2级舰既是已经服役的KDX-1“玉浦”级的改进型,又是预备安装“宙斯盾”综合作战系统的KDX-3的试验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KDX-2级舰计划建造6艘。“李舜臣”号驱逐舰是韩国海军装备的真正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多用途水面舰艇,能够进行防空、反舰和反潜作战。它装有AN/SPS-49(V)5对空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可达450公里,能够及时给本舰和编队提供及时的预警。“李舜臣”号最大的改进是换装当今舰载防空能力最强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美军新型SM-2导弹。该导弹长4.41米,弹径343毫米,翼展1.08米,弹重621公斤,马赫数超过2,射程达73公里,32个单元既可单发,也可齐射,具备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和一定的抗饱和攻击能力。舰艉安装有两座“守门员”近防武器系统。它装有新“鱼叉”反舰导弹,这也是美国海军现役主力反舰导弹。“鱼叉”弹道迂回多变,不但搜索范围更宽,而且抗干扰能力更强,缺点是战斗部威力不足,飞行速度较慢,易被反导武器系统拦截。舰艏装有一座62倍口径MK45Mod4型127毫米舰炮。这是美国海军最近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舰炮,如果发射增程制导炮弹,最大射程可达117公里,命中精度为10米。此外,舰载“超山猫”直升机在执行反舰任务时,可携带4枚海上“大鸥”空舰导弹。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寻的,射程25公里。它的主要反潜武器为美国生产的RUR-5“阿斯洛克”垂直反潜导弹系统,发射火箭助飞MK46Mod5型鱼雷,能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锁定的水下目标,射程从数公里到数十公里,可攻击深度为40~1000米的潜艇。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美两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在庆北浦项一带展开了为期7天的大规模联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