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民政总署大楼窥隙

2011-12-31 00:00:00符咏畅
澳门月刊 2011年9期


  如果没有光,那就点一盏灯;如果没有门,那就开一扇窗;如果没有路,那就搭一座桥;如果没有奇迹发生,那麽就去创造一个。澳门是个从来不缺乏奇迹的城市,而最为夺目的奇迹,正是那百叶窗栏中透出的橘黄色光,那石柱庇佑下的深邃洞门,还有那俯瞰时惊现天圆地方苍穹设计的花园——澳门民政总署大楼。
  历史的时钟敲过几百下,紫荆花如时开落,脱落的墙灰被岁月捡拾,淡尘陌上,青藤与古铜混合而成的过往,还在用喑哑的声音向行走於前的每一位游人诉说……
  民政总署大楼前身为市政厅大楼,更早的时候为一座砖石结构并带有围墙的中式庭院,古称议事亭,为明朝政府向居澳葡萄牙人宣读政府命令及作为中葡官员会面的场所。1784年,葡萄牙人购买了该地皮,兴建一座具葡萄牙风格的议事公局大楼,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地方政治心脏,一切市政事宜,以至葡萄牙的集会和庆典,都在此举行。
  这栋极具南欧建筑艺术特色的两层高建筑物,在二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几次台风的重创,於1876年重修,在此後的数十年,大楼又受到台风及白蚁等不同程度的损坏,直至1940年大修後,大楼及其外墙的面貌一直保持至今。
  就地理位置而言,民政总署位於澳门最熙攘的马路——亚美达利比卢大马路(即新马路)163号,与着名景点喷水池相映成趣。在市中心区域诸多绿色、灰色、粉色、黄色等南欧风韵浓厚的建筑群落中,民政总署的白色外墙格外惹眼,得益於其巴罗克兼新古典主义之风,使得建筑本身颇有清丽脱俗之感。
  进入民署大楼内部,屋瓴高阔,砖墙大气,楼内高度有近三米,四周墙脚嵌有葡萄牙青瓷砖装饰,两侧各有门道通往其他房间,左翼空间用作办公用途,右翼则是民署展览廰。进入中央门廰後,前方顶部的一幅木制的半弧形条幅便跃入眼帘,上书“Cidade do Nome d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