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0/b65x5ptgcc7JY48EZGFrKd.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5/0110/JVRPa4p2GDf2BFKJYERLaP.webp)
一片茫洋,两叶小舟,点点渔火,几处人家。日出觅渔,休憩晒网,自给自足,农时闲忙。这便是未开发前的横琴岛——在连接市区的大桥尚未修通时,下属珠海的它在“百岛之城”星罗棋布的岛屿中,也只是平凡普通的一个。泉水安静地淌着,阴翳还停留在林边的大道;斑驳的舢板分开水面和微风,蝴蝶自由地起落翁合。横琴岛这座从空中俯瞰好似一架古琴形状的岛屿,在珠江口西岸的潮汐中,从洪荒年代起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87年3月建立横琴乡政府,及後撤乡并入珠海市香洲区管辖,并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及各种优势在日後珠澳迅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才在近些年成为炙手可热势绝伦的一方宝地。
作为珠海190个岛屿中的“老大”,横琴岛现有陆地面积67平方公里,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7公里,海岛岸线76公里,全部开发後将达86平方公里,是澳门现有面积的三倍左右。今天的横琴原本是两个岛:大横琴岛和小横琴岛。因其地形与山势,大小二岛像横在南海碧波上的两具古琴,千万年来,日日夜夜和着山风与海涛弹奏着山海相连遥遥漫川的动人旋律。横琴岛四面环水,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而且有“十步一瀑布,百步万棵树”的自然景观。素有“山不奇水奇、树不奇石奇、地不奇岛奇”之美称。横琴岛海湾众多,沙滩绵延,怪石嶙峋,空气清新。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潮汐起伏的海浪,输却沙滩三分蓝,胜似天空一片光。另外,横琴还盛产闻名遐迩的海鲜美味——横琴蚝,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只爲一享其珍。
横琴岛毗邻港澳,处於“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是东南亚和中国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心。作为珠海市面积最大的岛屿,横琴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秒杀水路陆路空航之便利。距澳门机场三公里,距珠海机场约八公里,距离香港34海里。它东与澳门一桥相通,设有国家一类口岸——横琴口岸,并有连接澳门的莲花大桥,距国际航线—大西水道4海里,北距洪湾保税区不到1公里,与珠海西区一衣带水,从珠海市区驾车向南仅30分钟,过横琴大桥,便行驶在该岛宽阔的大道上。
然而,在珠海尚未被划爲特区、澳门仍处在葡国管制下、国内改革开放还没实行的年代,横琴作为一个边陲城市的不起眼岛屿,也只是一个未甚开化的小渔村而已。在封建统治时期,甚至可以算是中国的国境边界,南蛮尽头。追溯至历史上短命的南宋王朝,在政治斗争失败的情况下,南宋朝廷最後仅存的皇室力量仓皇出逃,两位忠臣裹挟着尚未成年的小皇帝来到此处,前是悬崖,後有追兵,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这种千钧一发的时刻,又正逢上台风季节,在北方生活惯了的小皇帝和官员们哪里见过这样疾风骤雨的阵仗,加之身後仇家追及,腹背受敌,誓死效忠的大臣张世杰爲了守住效国节操与皇家最後一丝尊严,毅然背着小皇帝纵身从崖上跳海,壮烈殉国。虽说南宋这个王朝在历史上风评欠佳,但在珠海、江门交汇处的横琴岛崖壁边曾上演的这样一幕,无疑也为它挽回了最後一丝顔面,为国效忠至死不渝的大臣张世杰,也博得了世人的敬重。也正因历史上这特别的一页,今天的横琴岛上还存留着南宋古战场遗迹,虽然黄沙尘漫、马革裹屍的残酷惨烈已经随着千百年的海风与涛声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其中那一缕浩然正气却流传至今,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横琴人。
在横琴尚默默无闻的年岁里,没有太多的游者,没有熙攘的喧哗,只有三叠泉水叮咚流响,蚝香海鲜炊烟袅袅。三叠泉是珠海横琴岛上的名泉,泉水自市区最高峰脑背山(458米)三个由上而下叠成的瀑布——大狭瀑——飞淩瀑——隐灵瀑飞流直下而得名。山涧有许多的清澈的溪泉,山脚下更有可以畅饮的山泉,它以鹅卵石砌岸铺底、泉水自进自去、活水清爽畅快。并有一个1.5万平方米的大型沙滩泉水泳场,泉水有两种水温,上暖下凉,甚为独特。因泉眼处位占至高,清泉由山上一直流淌而下,人向上走,水向下流,可以一路攀登一路戏水。亚热带南国海岛上一般少有清洌甘泉,而三叠泉竟能成瀑、成潭、成泳场、既可观、又可饮、更可游乐,真是岛上一绝。此外,从山上观景台,极目可望大海环绕的横琴岛,北望澳门、莲花大桥;西有芦苇荡和红树林;中心沟养殖场如块块镜面烁烁闪光,人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