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情生情止话情欲
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性贞则情消,情炽则性灭。
桀以奢亡,纣以淫败。
一、情欲的概念
情,感情也,为外界事物所引起的爱憎、愉快、惧怕等心理状态。欲,欲望也,即想得到的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遵生八笺》载:“人之禀受,性情具焉。性之所感者情也,情之所安者欲也。”指出性别和感情是每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男女交往产生感情,由欲望来满足。又说:“情欲出于五内,魂定魄静者,生也;情欲出于胸臆,精散神惑者,死也。”意为感情欲望出于人的本能,是正常的生理功能;感情、欲望来自妄想,则是神情迷恋、身体衰败的信号,系统地讲述了性、情、欲的概念、内在联系和不同结果。
《遵生八笺》从深层揭示了情欲的内在联系:“情出于性而情违性,欲出于情而欲害情。情之伤性,性之妨情。”意为感情出于本性,过激时违背本性,欲望由感情而发,超出限度又会伤害感情。感情影响本性,而本性又能控制感情。书中还比喻了情欲的关系:“……犹烟冰之于水火也。烟生于火而郁火,冰生于水而遏水。故烟没而火盛,冰泮而水通。”意为情欲犹如烟冰水火,火燃生烟而烟反抑火,水结冰后又阻止水的运行。无烟时火旺盛,冰融后水畅通。阐明了情欲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二、情欲的危害
在生理状态下,情欲保持着和谐平衡,超出正常范围则对人体构成伤害。《遵生八笺》说:“人可宝者命,可惜者身,最重者精。”如果欲望超出正常限度,不惜身命而伤精,就会出现“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等脏腑衰败现象。若“耗散真精,疾病随生,死亡随至”。可见情欲超限,危害之大。书中告诫人们:“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则流浪生死之海,是害先于恩也。”警告人们,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沉迷的情欲,果断地割情舍爱,就会置身于死亡之地,是最大的祸害。历史上的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倮(同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结果落一个亡身亡国下场,给情欲痴迷者敲响了警钟。
三、情欲的养生
《遵生八笺》在分析上古之人“度百岁乃去”和今时之人“半百而衰”的原因时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其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是身体衰败的主要原因。故“美色妖冶,嫔妾盈房,以致虚损之祸;淫声艳曲,怡心悦耳,以致荒耽之惑”成为养生的大敌,主张“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现代养生认为:从情生到情动,由情动到情炽,再由情炽到情安,是一个理智战胜妄想的过程。这要求青少年多读爱国主义书籍,多看激人奋进的英雄事迹,多学人体生理知识,做到不看黄色书,不听靡靡曲,不做低俗事。中老年处于“年高之时,阳气既弱,觉阳事辄盛,必慎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更不可“一度不泄,一度火灭,一度添油”地过度纵欲,导致“膏火将灭,更去其油”的危险境地。做到:“急守精室而勿妄泄”,达到“闭而宝之可长活”的健康境地,以“情生”、“情止”的欢乐情态,安度晚年。 【编辑:迟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