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自述:
两封信换来的“电脑人”妻子
胡海 教师 33岁
我和妻子相识,纯属偶然。大学毕业以后,眼看着同龄人一个个都结了婚,父母心中很不是滋味,一有机会就托人给我介绍对象。拗不过父母,我也见过三四个,没一个满意的,院子里的人都说:“人家在大学教电脑,条件高,我们介绍的他都看不上。”慢慢地,就没有人给我提亲了,老妈看相识的人之中没了音讯,便将目光转向了不相识的人。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老妈与院子里的许多人坐在门口闲聊,这时来了一个卖酿皮的中年妇女,手脚很是麻利,老妈便和她闲聊起来。听说她的侄女在北京,也是干电脑这一行的,老妈当即跟人要了地址,让我先写信给姑娘。
后来我便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了我的情况:“我身高1.7米左右,教计算机基础课。”随信附了一张照片,为了证明我也去过北京,还专门挑了一张在北京天安门前的照片寄了出去。
很快,女孩便回了信,在信中,她也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身高1.58米,性格外向,开朗、活泼、大方,打字速度120字/分钟。”
后来,因为我的工作单位在兰州,而且比较稳定,就劝她回来相见,留在兰州。她当时很快就回了信,信中说:“我很现实,也很实在,我打算回来,少则10天,多则半月。”
现在想想,我用了两封信就将在北京待了4年之久的妻叫回家,见面不到半个月就领到了结婚证!用现在的话说完全算得上“闪婚”。
结婚以后,我才发现妻子的性格完全像电脑一般,喜怒哀乐就像电脑程序一样,在她眼里,只“有”是或者“不是”。她总喜欢让别人听她的,说话语气很强硬。和人交往也是一样,直来直去,从来没有回旋的余地,只是用“是”或者“否”来解决问题。
在家里,她总是给我发出“命令”;去把垃圾倒掉、把放在脏衣服篮里的衣服洗了、陪她去小区散步……从来不问我是否愿意或者有无时间去做,只要我稍微迟一点,她就大发脾气,说我从来都不听她的话,没一次干干脆脆的。
就连我们的房事,也是遵照她的命令来执行。她一会儿说“快一点、快一点”,一会儿喊“慢一点、慢一点”,搞得我没法自由自在地施展,每次都草草了事。
除此之外,妻子的其他方面都很好,很顾家,也很勤快,对父母也很孝敬,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理由和她分手,可是,她的“命令”总是让我很头疼,我也知道她都是好意,但如果换一种方式,结果不是更好吗?我也试着和她谈过,但根本没有用,这样的习惯已经渗透到她的生活方式里了,很难再改变。
名人故事
没有人喜欢受人指使
文/戴尔·卡内基
有一次我极荣幸地与资深的传记作家伊达·塔贝儿共进晚餐。我谈起正在写这本书,于是我们便讨论“如何与人相处”这个话题。她告诉我,在她写《欧文·杨传》的时候,曾和一位与杨先生共事3年的人谈话。这位先生称,他从未听过杨指使别人,他只是建议,不是命令。譬如欧文·杨不会说“去干这个,干那个”或“别这么做,别那么做”,他会说“你可以考虑这样”或“你觉得那样有用吗”……他常常在口授一封信之后说:“你觉得这样如何?”接过助手写的信之后,他会说:“也许这样写比较好些。”他不教助手做什么,而让他们自己去做,让他们自己在错误中学习。
这种办法容易让一个人改正错误,保持个人尊严,给他一种自尊感,这样他就会与你保持合作,而不是背叛。无礼的命令只能导致长久的怨仇——即使这个命令可以用来改正他人明显的错误。宾州有一位教师丹·桑塔雷利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个学生把车子停在不该停的地方,因而挡住了别人的通道。有个老师冲进教室很不客气地问:“是谁把车子挡住了通道?”等汽车主人回答之后,这位教师厉声说道:“马上把车子移开,否则我叫人把车子拖走。”
这个学生犯了错,车子是不该停在那里。但是,从那天开始,不只那个学生对老师心存不满,甚至别的学生也常常故意捣蛋,使那位老师过不好日子。如果这位老师用不同方式去处理这一事情,结果如何?她可以好好地问:“谁的车挡住了通道?”然后建议这位学生移开车,以方便别人进出。相信这个学生会乐意这么做,也不致引起其他学生的公愤。
心理专家
“电脑脸”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
国外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由于长时间面对没有生命的电脑屏幕,不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冷峻的“电脑脸”,而且还会影响日常的人际交往,进而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障碍。
日本的精神内科医生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多是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学校毕业后即从事计算机基础设计或软件开发后进入管理层工作的公司职员,他们对电脑虽早已驾轻就熟、操作自如,但面对新的工作,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却屡屡受挫,感到无所适从,由此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
专家研究认为,通常的计算机操作大多是采用会话形式,只要对计算机下达指令后,计算机便会言听计从。习惯了与计算机交流的人,往往很难体谅对方,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要么执意坚持,要么全盘放弃,陷于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之中。但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要比电脑交流复杂得多,即使你的要求是合理和正确的,也不一定会马上被人接受,而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简单,无法与他人达成妥协和谅解,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经常是既无法很好地汇总部下的意见,又不能有效地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以至于无论干什么事都畏缩不前,最终对自己失去信心。时间一长,将会使内心烦躁、身心疲惫、精神沮丧。
专家指出,为克服常用电脑者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障碍,一是要注意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注意自我心理调整;二是学会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勿将与电脑交流的准则引入人际交往中。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偏差者,为缓解其症状,可适当调整一下他们的工作,以减轻身心疲劳,必要时可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
特别链接
养个男人当“宠物”
在网上养电子宠物、给自己认领虚拟宝宝,都已不是眼下互联网上最时髦的游戏。如今,哈尔滨市的部分女性流行以网站为中介,用短信养个男人当“宠物”,主题是“女人做主,男人受苦”。刚离婚的秦小姐在哈市某网站注册后,用手机领养了一个昵称“乌鸦”的男士当“宠物”。秦小姐好好体验了一次当主人的威风。
她先发了一通训斥短信,以为“乌鸦”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对方反过来安慰了她一番。秦小姐变本加厉又发出“跪洗衣板”、“倒立喝水”的指令,可是对方仍摆出一副宠物的温顺姿态,一一照做。一番发泄,秦小姐心的情好多了。
据该网站哈尔滨分站“领养”业务的负责人石武介绍,这个游戏的具体玩法是,参加游戏的男女通过网上的短信注册成为会员,男性会员便成为“宠物”,女性会员则是“主人”。“宠物”将自己的资料公开以后,就要等待“主人”的挑选。配对成功后,“宠物”和“主人”便可通过设定的指令进行匿名聊天。
心理专家认为,因为人们在真实社会中受挫,便到虚拟世界中寻找情感依赖,所以一些男女热衷“养个人当宠物”的游戏不足为怪。但是,把男人当宠物养,表现出很多女性在人际交往中的缺陷,她们总是希望借助命令的方式让对方服从自己,从而发泄自己的压力。要改变自己的交往状态,必须给自己做一些适当的心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