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其引发的海啸和核灾难毫无疑问将直接影响日本自卫队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将对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军事形势产生影响。
当今,军事强大的欧洲国家已经失去了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只能以结盟形式进行作战。同时,由于作战潜力削减和缺乏心理上的战争准备,欧洲军队开始转向遂行规模有限的维稳和维和行动,而不再实施惯用的大规模传统战争。目前,美国和土耳其是北约仅剩的两支可以不依赖于盟国而独立作战的军事力量,且在短期内,拉丁美洲(除巴西之外)和非洲各国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融入世界军事建设的大趋势,他们的军队仅能执行有限的军事行动。
亚洲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力量最集中的地区,而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如果以巴基斯坦西部边境线为准,可以将亚洲分为西亚和东亚两大部分。西亚(从巴基斯坦到北非)有以色列和土耳其世界军事强国,以及埃及、伊朗、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和阿尔及利亚等军力较强的国家。东亚(从巴基斯坦到日本)则大不相同,该地区有6个核武器国家和诸多的常规武器强国或地区,其中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地区、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其中某些国家和地区拥有强大的军工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军队的武器装备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军队人员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如此集中的现代化军队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找不到的。
受灾前的“新武士”
冷战时期,日本将苏联视为潜在敌,将陆自(陆上自卫队)的主要兵力集中部署在北部军区。前不久,日本与俄罗斯就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展开了舌战。日本声称将不惜动用陆自在北方四岛登陆,解决领土问题。鉴于北方四岛濒临日本北海道,俄在该地区部署的第18机炮师和在萨哈林群岛部署的防御力量较弱,且日海自(海上自卫队)对俄太平洋舰队(尤其是水面舰艇)占有绝对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想要夺取北方四岛的控制权似乎存在可能。
然而,无论是从海上还是空中,日陆自的登陆能力却又十分有限。俄罗斯可以从西部调动部队,逐渐消灭日航空兵和舰艇,俄拥有核武器、核潜艇和战略航空兵,这些日本都没有。俄罗斯有90%领土位于日本自卫队作战范围之外,可以对日本境内的任何目标实施打击。日本人的冒险行为很可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甚至在没有占领哈巴罗夫斯克之前就会以失败告终,这样,占领北方四岛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梦想。此外,美国声明,他们承认日本在北方四岛的主权(这是1950年以来美国的一贯立场),但日美安全条约却不涉及该群岛的安全问题。美国担心,如果对该群岛主权问题处理不当,这有可能把俄推向中国的怀抱。因此,美国不打算介入该问题,同时,还不时通过外交声明给日本人降降火。
冲突与分歧
日本认为,自己现实的威胁是朝鲜的核计划和正在崛起的中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朝鲜在进行导弹试验时,试验的导弹就穿越了日本岛屿,在国内引起了恐慌。对此,日、美联手建造地区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是地面防空的主要武器,安装了“宙斯盾”系统的金刚级和爱宕级驱逐舰是海上防空的主要武器。同时,日本积极参加美国各型“标准”舰载防空导弹的研制,虽然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的“标准”导弹将装备到日海自驱逐舰上,但美国从未向任何国家提供参与研制该系统的技术优先权。尽管如此,美国防空系统最为薄弱的环节依然在海上防空,实际上就是美、日海上联合防空。
与20世纪上半叶大相径庭的是,日本要想在中国实施登陆是完全不可能的,中国军队的登陆作战能力要远优于日本自卫队。目前,中国空军尚不具备完全压制日本本土防空系统的能力,而海军大型水面舰只与日本旗鼓相当。此外,中国在既没有土地也没有资源的日本无所欲求,两国的矛盾主要是围绕海上主权的归属,其中包括钓鱼岛问题。对双方来说,钓鱼岛本身意义不大,他们需要的是该岛屿四周的大陆架,那里有石油、捕鱼区和运输原料和货物出口的海上交通线。
中国和日本经济结构十分相似,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且两国都依赖原料进口,另外,还要考虑到两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恩恩怨怨。很显然,两国潜在的冲突将来自空中和海上。因此,日本非常担心中国潜艇力量的迅速发展(中国潜艇数量是日本的4倍)。对此,日本决定将常规潜艇的数量由14~16艘增加到22艘,并加紧新型潜艇的建造,以取代老式潜艇。让日本头疼的是,中国空军具有强大的空中优势,装备了大约:300架苏-27/苏-30战斗机,同时还生产歼-11B战斗机。最令日本不安的是,中国不久前展示了歼-20,严格来说它还称不上是第4代战斗机,但中国的4代机指日可待。
在战机问题上,日本与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日本要求美国提供F-22,以取代现役的F-15,但美国还不打算将该机出售给任何国家,转而向日本提供F-35。即便解决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批量生产日期不定和价格飞涨等,F-35的战斗性能仍无法确保日本有效应对中国第3代重型战斗机的威胁,只有装备F-22才能应对中国。鉴于美国拒绝出售F-22,日本严肃提出要独立研制第4代战斗机,其军工企业的高科技水平似乎可以解决该问题,同时也应当看到,日本在二战后就再没自行研制过作战飞机。
灾后道路坎坷
毫无疑问,日本不久前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核泄漏将直接影响自卫队的建设与发展。
空自(航空自卫队)松岛基地是受损最严重的自卫队基地,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而灾害带来的间接损失会更为巨大,重建需要日本投入大量财力(至少需要数千亿美元),这些钱将用于恢复和发展基础设施和住宅,因此,日本军费开支将会锐减。
由此可见,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日本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北方四岛和日美安全条约问题。如果俄领导人关于在南千岛群岛重新部署兵力的声明兑现的话,即在该群岛部署“棱堡”反舰导弹系统、T-80坦克、“道尔”防空导弹系统、米-28直升机的话,俄军在该地区的作战能力将会大增。
由于遭受海啸袭击,日本将在很长的时间里不会提及北方四岛的军事干预问题。此外,日本还将谨慎对待内阁中的反美倾向。2010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由于没有履行选举前的诺言以及迫使美国基地从冲绳岛迁移,因此引咎辞职,其继任首相菅直人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要比鸠山由纪夫慎重得多。
日本有可能将改造航自武器装备的时间退后数年,同时,军费锐减有可能影响海自的发展计划。正像前面所指出的那样,日海自是自卫队的主要力量,日本的国土防御主要依赖于它。毫无疑问,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也将下降(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中,日本曾扮演了最有影响力的角色)。
(摘自《舰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