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物

2011-12-31 00:00:00
中国经济周刊 2011年25期


  国美告陈晓希望公开道歉
  国美日前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讼,以合同违约对公司前董事局主席陈晓提出起诉。国美指出,陈晓严重违反早前签订的《协定》约定,向某记者发表对公司失实或误导性的言论,对公司声誉、经营活动等造成经济损失。为维护公司声誉及股东利益,公司向陈晓提出起诉,并会就该失实言论等侵权行为,进一步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此事是因为陈晓日前在接受某媒体的采访时大曝国美内幕。报道一出,陈晓立即做出澄清表示:“本人未接受过采访,其从一场无议题的私人闲聊中片面抽取内容所发表的文章。”国美电器副总裁邹晓春表示:“第一,国美要借此事以正视听,陈晓当时很多说法都是不真实的,有误导社会的嫌疑,并且也给国美造成了不良影响和产生经济损失,对此他也应该承担法律责任。”“除了追究法律责任,后期国美希望得到陈晓正式的回应和公开诚恳的道歉。”
  
  杨光亮副市长家财5000余万
  6月2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原中共茂名市委常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光亮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办案机关在查处本案过程中,查封、扣押、冻结其拥有的家庭财产折合共计人民币5000余万。
  
  张曙光炮轰保障房
  6月19日,知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在某论坛上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与市场不包容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制度本身就很混乱”,土地供应、市场准入、融资模式、运营模式等等都没有在制度上明确,以目前的方式建造保障房是在与民争利。
  
  卡斯腾斯欲GArIx37cwu9fCk9bFeFENT/plzNvVC69f79R9n00xKY=提高新兴国家权重
  IMF总裁候选人、墨西哥央行行长卡斯腾斯6月21日致信IMF执行董事会,直言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权重不平衡,造成IMF四大短处,呼吁IMF增加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代表性、份额。这算是他总裁竞选路上向新兴国家盟友的最后有力拉票。
  
  基辛格“中国本世纪不会取代美国”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6月17日在多伦多芒克辩论会上表示,中国不会在21世纪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强国。中国应该学会“自我抑制”,而美国则应该学会“重新自我定位”,以适应日渐崛起的中国。
  
  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
  洪博培宣布参加2012年总统竞选
  骆家辉成为美国驻华大使
  社保基金副理事长李克平转任中投CIO
  王庆彬任职招行副行长
  惠普任命史蒂夫·吉尔为中国区总裁
  纳尔科副总裁叶莺将离职
  沃尔玛中国区营运副总裁Shawn Gray辞职
  银河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离职
  CPI数据泄密涉及5人已被立案侦查
  原中移动高管施万中受贿西门子506万被判死缓
  陈军安等5官员因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