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

2011-12-31 00:00:00邹增志杨永娥
考试周刊 2011年91期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与全面反思,并结合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实现教学各个要素的和谐与同步,增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 课堂教学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且分散,操作性强,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结构更新快。职业教育的对象大多属于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大多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过分注重“教”,重理论轻实践,难度过大。这种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日益发展的职业教育现状,也偏离了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什么是和谐课堂
  所谓“和谐”,意指融洽、调和,配合得适当和匀称。事物之间的和谐,指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从“和谐”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和谐课堂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协调各种课堂教学因素,即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和谐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三、如何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
  德国著名教育理论家克拉夫基认为:“教学不能像一道准备好的菜那样向学生呈现好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构建“和谐课堂”的过程,就是以“和谐课堂”的主导思想重新审视和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其中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是构建“和谐课堂”的要素。
  (一)树立和谐课堂的教学主导思想
  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问题,而是教学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与根本精神。实践证明,营造宽松、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环境,可以消除学生畏惧的心理,使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激发11098f6798706e65bf1e67bde22d1dda40082d4942689c59fb400be8c1550c6d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内在的潜能。
  树立和谐的教学主导思想,就是使教师接受多种先进教育理论并把它们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选取和谐实用的理论并纳入自己的教学思想中。当然,在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和谐教学中科学性和人文性这两个方面,使自己的教学思想符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规律,最终牢固树立和谐的教学主导思想。
  (二)确立和谐课堂为主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但要有知识能力目标,还要有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审美目标等,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考虑学生个体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多元性、差异性。总体来说,教学目标的和谐是指每堂计算机课的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这些教学目标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谐统一,并以和谐课堂为主的。
  (三)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
  和谐即协调、融洽,采用和谐的教学方法,其构成要素必须协调、融洽,教师要积极创设思维情境,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根据教学情况设置问题。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采取与之适应的形式,如讲授、讨论,善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教学过程,从各种渠道获取有用信息,特别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以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过程不断趋于和谐,使内容与形式统一。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条件和设备如多媒体,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使师生产生共鸣,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将知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四)建立和谐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和谐体现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要素的多样性、丰富性、协调性和统一性上。在建立“和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职业教育中计算机教学的全局出发,进而把握好每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最终把握好每一堂课,以及每堂课中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教学媒体的选用都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一个系统论的问题,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既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自己这个部分的整体。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把握全局的能力,才能够构建真正和谐的课堂。
  (五)形成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
  形成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参与者和反思者。这种评价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师生共同承担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职责。和谐的教学评价体系指教学评价要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注意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发展,更新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新教学理念的学习研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干部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
  [2]丁建志.和谐教育.新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