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试卷分析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通过对试卷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订正答案,分析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直至弄通弄懂。
关键词: 试卷分析 订正 一题多解 应变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对做好的试卷,仅仅是对对答案,效果不佳,必须对试卷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通过订正答案,分析题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直至弄通弄懂。有的还须对题目进行解题后的思维延伸,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新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
一、订正错题,分析做错原因
学生所做的试题,当然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但做错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物理概念、原理、公式理解不透造成的,因此学生的解题错误具有一定的讨论价值。老师在分析试卷时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从反面入手引导学生对错题加以科学的分析讨论,然后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样可以使“误者”茅塞顿开,引起“对者”的再思,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新收获。
例:为了使正常工作的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电源电压不变),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剪去一半电阻丝
B.并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C.串联一根相同的电阻丝
D.使电热器两端电压增大
错解:A。
析与解:如果只单纯地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结果,就应选A和B。因为A、B两种措施均使电阻减少为原来的,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Q=IRt→Q=U/Rt,可知:A和B两种措施都是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增加一倍。然而每根电阻丝都有一定的额定功率,如果电阻丝剪去一半,而实际功率需增加一倍,假设原来的电阻丝是额定电压下工作,剪去一关的电阻丝其实际功率大大超过了它的额定功率(P=4P),电阻丝将被损坏,故不能选A和B,只能选B。
二、一题多解,寻求最佳解法
对学生做过的题目,老师在批阅时会发现同学们各有不同的解法。在讲评时,可对这些解法分别进行讨论,看哪种方法最简便。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沿不同途径去讨论同一物理问题,采用一题多解,寻求最佳解法。
例:将“220V 100W”的白炽灯与总电阻121欧的变阻器串联起来,接到220V的电源上,如图(1),调整变阻器的阻值时,可使电灯的功率在多大范围内变化?
解:当滑片P移至右端时,灯泡的电功率最大,如图(2)所示:
因U=U=220V,所以P=P=100W,所以灯泡的最大功率为100W。
当滑片滑至最左端时灯泡电功率最小,如图(3),此时,计算灯泡功率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RU/P=484Ω R=R+R=605Ω
I=U/R=0.36A U=IR=176.2V
则P=UI=64.1W,电灯最小功率为64.1W
方法二:R=U/P=484Ω R=R+R=605Ω
由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U/U=R/R=4/5
则U=U=U
又∵R=U/P=U/P
∴P/P=U/U P=P=64W
方法三:R=U/P=484Ω
R=R+R=605Ω P=U/P=80W
在串联电路中电功率跟电阻成正比,即:
P/P=IR/IR=4/5 P=P=64W
答:电灯的功率在64W至100W范围内变化。
三、观察联想,培养应变能力
试卷中的实验题,讲过原题以后,可将题设条件不断变化,让学生的思维跟着应变,使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例:1.如图,在伏安法则电阻的实验中,如果V被短路,闭合电键,出现什么情况?(A表烧坏)
2.在上题中,若将A表与V表位置对调,闭合电键出现什么情况?(测不出L的电流及电压)
3.原题中,若灯L断路,闭合电键,出现什么情况?(灯L不亮,不能测出L电阻,但两表均不坏)
4.原题中,某同学把V表忘记接入电路,又把A表误接在灯L两端,闭合电键,出现什么情况?(灯L不亮,A表烧坏)
5.原题中,如改成下图,某同学误把A表并联接在灯L两端,闭合电路,出现什么情况?(灯L更亮,灯L不亮,A表测灯L的电流强度)
四、借题发挥,开阔学生视野
试卷中某些典型题目,一般都经过优选的,在分析试卷时,以某题为基础,让学生的思维在“多变”之中向各个可能方向发散,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的创造性和广阔性,在能力的形成上达到新的高度。
试题1:如图所示,将已知电阻R接在电路中,接通电源后,读取电流表示数I,再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1)串联在原电路中;(2)并联在原电路中。试比较串联后电流表示数。
I串= I,总电阻,R= R,并联后电流示的示数I= I,总电阻R= R。(I/2、2R、2I、R/2)
试题2:在试题1中,若不是两个,而是n个(n为大于1的整数),完全相同的电阻串联或并联,其余条件不变,结果又如何呢?
(I/n、nR、nI、R/n)
试题3:在试题2中,如果不是n个完全相同的电阻串联或并联,而是把R均匀拉长到原来的n倍或把R均匀对折n次,接入原电路中,那么拉长后的电路的电流I= I,电阻R= R,对折后电流表示数I=I,电阻R= R。(I/n、nR、4I、R/4)
试题4:把一根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后,再均匀对折2次,电阻值变为50欧,则原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 欧。(32欧)
通过上一题多变、多思、新颖、灵活的思维延伸,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解题规律,增强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试卷分析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为原则,通过试卷,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随着题型的不断转换,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向广阔、灵活、多端的方向发展,这对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