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智能联动报警在监狱安防中的应用

2011-12-31 00:00:00俞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15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智商高技能罪犯逐渐增多,监狱安防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及影响面也随之增大。在各级监狱安防信息化初步建成的前提下,将各安防子系统互联互通,集成共享,采用智能报警、多级联动、预案处置的方式,打造智慧监狱,可以有效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应急指挥。
  关键词:监狱安防;智能报警;联动;应急指挥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656-02
  1 监狱安防管理现状概述
  现代监狱一般采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安防管理,国内多数在使用的“监狱安防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监控上,例如视频监控子系统、对讲监听子系统、车底检测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往往独立工作,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相互隔离,无法即时共享。各级的应急指挥管理平台也基本尚未搭建,没有实现监狱省局、监狱、监区的三级联动管理。当监狱发生紧急状况时,领导和监控人员只能通过各自经验进行通报、指挥和调度。处理流程不规范,容易遗漏重要环节。效率低,紧急状况不能在第一时间高效处理。追查难,报警事件处理后,记录不完整,对责任追查的有力证据少。因此现阶段的监狱安防管理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监狱及时准确处理突发事件的需求。各子系统之间不联动、报警信息不共享等缺点使得紧急事件发生时,监控人员需要通过操控多个子系统和设备,延迟了报警信息发出时间,给监狱总体安防及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2 监狱安防系统的报警类型
  监狱安防报警针对一些突发事件能够做到提前预防,及时提醒的作用,对于防范监狱内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保障监狱安全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监狱安防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目前监狱报警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门禁刷卡报警:门禁刷卡确认持卡人是否有进入权限并统计进出人员,当其他监舍犯人非正常时间进入某一地区,门禁进入预警状态。当门设备检测到刷卡信息错误或门长时间未关闭,门禁刷卡设备联动其他报警设备确认报警事件发生的情况,监控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并弹出报警对话窗口。
  2)高压电网报警:监狱高压电网是为了防止在押人员不安心改造在监内实施再犯罪或逃逸的最后一道屏障,监狱电网对监狱周界安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监狱电网报警有触网报警、失压报警、自身故障报警、线路故障报警等。
  3)电子巡更报警:巡更是对巡逻人员的一种监督和安全保障,巡逻人员在系统设定的事件内未巡更或者巡更异常时,电子巡更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弹出报警窗口。
  4)车底检测报警:车底检测系统是自动对进出车辆的底盘进行图像采集、显示、分析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该子系统能有效防止车底藏匿炸弹、武器、生化危险品等物件以及防止犯人利用车底进行逃逸。发现异常时自动发出报警,扫描结果和信息自动保存。
  5)周界报警:通过在围墙、警戒区域周边安装周界报警装置对该位置进行监控,当有人员出现在危险区域时时,通过设备智能分析,设备立即进入预警状态,出现越界情况时,系统更快响应随即发出越界报警,提醒监控人员及时处置。
  6)手动报警:在监舍、询问室、生产区均安装有手动报警装置,当特殊情况发生时如犯人逃逸、暴乱等,犯人、看守等都可以通过手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监控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根据不同的报警类型,触发或调用相关的紧急事件处理预案,进行紧急处理。
  7)设备异常报警:设备报警是专门监测监狱安防系统里所有的硬件设备的,对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遇到设备故障和通信中断等状况时,会自动产生报警信息反馈给监控中心值班人员,提醒相关人员对故障进行修复,保证安防系统的正常运转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8)人员定位报警:监狱管理人员和犯人都佩戴与其身份要对应一个可识别的无线接收设备如RFID,软件通过采集这些接收设备的信号,对人员进行定位。主要监视各区域干警和犯人活动情况,可具体定位任一犯人的实际位置,并对犯人信号丢失、非法越界、长时间静止等异常行为的出现进行报警。
  9)噪音检测报警:在监舍、食堂等人员聚集区安装拾音器等噪音采集设备,采集设备检测到声音到达噪音预警限时立即进入预警状态。当人员突然聚集、斗殴等事件发生时,采集到的音量会急速变化或超限,报警系统随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监控人员。
  10)智能分析报警:智能分析报警是实时分析监狱安防现状,综合各类狱政管理信息,根据预设算法,提前引发或自动触发相应的安防事件进行预、报警,如针对某犯人的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当可疑情况将要发生时,通过智能分析,软件平台产生危险事件预警。
  3 智能联动报警机制
  1)智能预报警机制:在以往的监控应用系统中,采取的是人工监视的方式(即监控工作人员实时监视电脑屏幕、电视墙等,即时发现并处理安防事件),不仅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工作压力,而且长时间的监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注意力也不能保证时刻集中,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将“事后检测”和“事前预防”结合起来,通过事件检测、智能分析、主动预报警方式,达到智能监控的效果。
  我们根据犯罪行为发生之前的某些特征,进行智能判断,然后将可疑信息发送至上级监控平台,提醒监控人员注意观察该预警地的视频、噪音分贝、人员数量等信息,对报警事件提前预防,并可通过平台其他功能,对即将有犯罪行为的服刑人员喊话、劝阻,对不听劝阻部、有发生违法犯罪认为趋势的事件,可提前部署警力等相关资源前往预警地,做到对犯罪行为的及时制止,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将事件影响降至最低。
  当智能安防报警系统预警信息发出后,设备进入报警准备状态,当某一设备检测并确认犯罪行为发生时,报警联动功能联动多种设备发出准确、醒目的报警信息,并传至多层机构的多位领导和值班人员,请求立即处理报警事件。
  预警、报警、处警信息演化过程如图1。
  2)报警联动机制:安防报警事件的发生时,监控人员需要借助视频,及时掌握报警发生前后的相关情况,以便正确决策和处置。我们采用报警与视频监控的联动设计,一旦发生报警,系统进行声光色警示,同时报警点图像自动强插电视墙固定位置,进行图像抓拍,启动录像存储,LED大屏显示报警信息等,然后与其他子系统进行一系列的联动,直至报警事件处理完毕。图2是某监狱报警与LED显示屏、电视墙间联动的现场效果图。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急指挥,我们还实现了省局级、监狱级和监区级之间跨层级联动。当报警发生后,报警信息会逐级传送,从监区到监狱再到省局,一般事件在监狱级内部自行处理,事件及处理结果会自动上报到省局监控。省局指挥员可以在监控平台上看到发生报警的地点和相关摄像点的图像,当判断该事件为重大事件后可直接介入,对突发事件进行跨层级的联动应急指挥。
  3)应急处置预案机制:我们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响应、规范流程、灵活处置”的指导思想,建立了应急处置预案机制。对诸如越狱、哄监闹事、劫持人质等突发事件制定了处置流程,当应急事件发生后,指挥人员可以调用预案数据库中的相关预案,综合利用各种数据,包括预案、狱政信息数据、视频录像数据和录音数据,对事件快速反应,并可以对预案上提供的处理方案略作调整,完成整个指挥调度。指挥人员还可以新增预案、编辑预案、保存预案、学习预案、查询预案,通过预案仿真演习,起到练兵强兵的效果。
  4 结束语
  建设完善安全防范系统,实现安全防范智能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监狱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充分利用GIS、RFID等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智能预警、多级联动、应急指挥,建立“多媒体、数字化、全方位”的安防体系,打造“智慧监狱”,是当前监狱安防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结合音视频检测技术进行事件检测和异常行为分析,实现智能监控,起到预警作用以减少事件的发生或降低事件影响;通过各设备之间联动响应以及省局、监狱、监区三级联合指挥,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应急指挥,可以对监狱突发事件做出迅速反应、正确处置,提高监狱安防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全国监狱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