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1-12-31 00:00:00叶沿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年24期


  摘要:该文意在结合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5957-02
  1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保障高职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就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内涵进行分析:
  1.1 准确定位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技能人才”,说得雅一些,就是培养应用型白领、高级蓝领、高级技工或技师等,即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核心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
  1.2 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随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对高技能人才要求更加全面,其内涵不单是体现在岗位能力这一个方面,也体现在迁移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其内涵是尊重以人为本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过程,沿着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线,在上岗能力、岗位的迁移能力和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以“职业素质、知识结构、职业能力”为培养要素,以培养“上岗能力、迁移能力、个性发展能力”为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需要构建优化的课程体系:
  1)在课程的目标上,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理念上应强调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作准备,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3)课程体系应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发展、创新能力,同时突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特征。
  1.3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
  2)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本身就是高技能人才。因此“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双师型”教学队伍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将激励与制约相结合,致力于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
  1.4 实训基地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只有实践,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训条件,高职院校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1)校内实训基地是基础,其设备的配置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实用、通用为原则,为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实践机会;
  2)企业是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熔炉,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岗位技能的训练,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得到职业培养与技能训练,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操守的规范,校外实训基地是产学结合、顶岗实习就业结合的最好场所。
  2 高职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网络综合布线的世界,现在随处可见遍布各行各业的综合信息系统,例如居民小区物业、公共交通、银行、商场等部门的监控系统、楼宇安保系统等。这些系统的构建,除需要世界一流水平的顶尖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研究和推动技术发展,也需要大批生产制造技术工人与大批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维护和营销等,这些行业需求恰好就是高职综合布线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要。
  为满足市场对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专业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应由学校、企业等共同完成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在此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育及结合教育部关于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强调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等有关文件精神,对高职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如下探讨:
  2.1 建设和完善配套的综合布线实训室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目标主要是结合计算机网络方向的专业改革,充分考虑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要求和职业技能要求,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让学生了解布线产品与系统技术发展,掌握国家、行业政策及标准内容;掌握布线工程设计要领与进行工程设计;掌握工程验收与检测等等。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集“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从演示实践教学、基本训练实践教学、工程项目实践教学三个层面为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整套实践教学解决方案,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我院引入了西安开元综合布线实训室解决方案,建设和完善了学院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为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系统集成、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图1为学院实训室的部分展示图片。
  2.2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育人质量
  2.2.1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
  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直接参与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中,有效提高教师工程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践指导水平的有效途径。
  2.2.2 加强校企合作,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校企合作,派遣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之得到真实工作场景中的职业培养与技能训练,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操守的规范,更好的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实践经验,增加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3 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教学资源
  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教学资源,以就业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合理利用企业提供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光盘、课件、实训挂图等等,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同时积极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和实践指导,
  1)邀请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全过程:包括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能力培养目标制定、工程项目实施、成绩考核等;
  2)定期邀请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接近企业的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校企合作编写教材,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企业大量的工程实例充实教材,丰富了教材内容,紧贴工程技术,也更接近学生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总之,我们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网络综合布线的育人质量,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3 倡导、推动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教育部等部委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首次设立了综合布线竞赛项目。这表明综合布线实训课程已成为一种行业标准普及到国内各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中。大赛中获奖选手及学校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源泉,从而带动了相关高职院校的就业形势日趋好转。可以说,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和改革措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就业都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网络工程设计、安装维护、测试监理的专业实践技能,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先后引进综合布线实训设备,建立适合本校网络技术教学实训的综合布线实训室,并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为社会输送优秀的综合布线人才。我院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前列,构建了完善的以西安开元网络综合布线为解决方案的综合布线实训室,该公司的产品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产品,并积极参与各种技能大赛,希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更多的企业需求的优秀综合布线方面的人才。
  
  2.4 课程实施策略强调“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授课与人才培养方面,应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与技能的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完整的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积极探索以“做”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做中教、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1)在教学策略上,对于理论教学,应突破过去的单向灌输式,积极采用多向的研讨式、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实践教学,应突破过去的单一解说式、参观体验式,积极采用多种与提高实践能力有关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等。
  2)在教学手段上应突出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与考核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内涵深层化、内容特色化、过程个性化和体系规范化等,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环境教学、情景再现教学等,
  3)课程改革应满足企业、经济发展、自我学习的需求,根据企业需要、行业标准等进行关键能力定位,根据关键能力制定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制定课程标准。
  2.5 指导学生参与认证考试
  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从社会权威认证机构0iHafo+bVs9InNEPtBUMiG9Z6crTBn4H3XRPmK11hqw=获得对自己技能水平和从业资格的认可,其主要形式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而运用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毕业制度,旨在利用高校资源,引导教育直接与职业活动相结合,直接为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引导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学生“职业生涯自觉的追求”,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
  因此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参与认证考试,如人力资源劳动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西元的网络综合布线认证工程师等,希望通过参与职业证书的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3 结束语
  培养大批既懂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又有一定施工经验的网络综合布线人才,需要学校、企业等共同培养,才能满足社会急需。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
  1)加强实训环节,学校应尽量提供设施模拟施工的真实环境,建立完善的综合布线实训室,积极构建完善的实践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从实际操作中检验理论知识;
  2)学校应加强、开展校企合作,提高育人质量;
  3)学校应鼓励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国家举办的各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让师生获得一个技能展示和交流学习平台;
  4)学校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