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后悔哪些事?

2011-12-31 00:00:00郑伟建
视野 2011年9期


  过去有一位云居大师,曾经说过人生有八种悔事,劝告大家不要轻忽蹈陷。
  1.逢师不学去后悔
  善知识难遇难求,良师给予大家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句真实话,就足够终生受用。像善财童子不辞艰苦去五十三参,赵州禅师活到八十岁还行脚参访,都是由于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假如碰到了人天师范,却不晓得好好亲近学习,等到机缘流失,徒然悔憾不已。
  2.遇贤不交别后悔
   古代人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生得一贤达知己,能够经常切磋恳练,是极稀有难得的殊遇。大家对于犯颜直谏的贤人益友,要能倾心接纳,千万不要排斥,否则贤友忠友逐一绝去,人生的好机缘也失之交臂了。
  3.事亲不孝丧后悔
  所谓“生前一滴水,胜过死后百重泉”。父母长辈在世时,不能承欢膝下、甘旨奉养,甚至百般违逆。等到慈亲逝世了,纵然身后极尽风光体面,墓冢巍峨,又有什么意义呢?“堂上双亲你不孝,远庙拜佛有何功?”倒不如父母活着时,多尽一点孝心。
  4.见义不为过后悔
   生命的境界,常在一刹那间取决,一念迷即卑私,一念觉即高义。假如见义不为,错失良机,懊恼也于事无补。
  5.见危不救陷后悔
  知己是一种无法欺瞒的东西,见他人危难而吝于伸出援手的人,事后97eaa5f93a404c48d0db2e11379f16e0总难免有“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实因我而死”的无穷悔恨。
  6.有财不施失后悔
  有能力布施做功德时不做,等到失去了财势机缘才后悔,已无济于事了。过去有一位居士对我说:“师父,您来为佛教办一所大学,我捐助净财。”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想不到没有几天,他真的把钱送来了。我跟他说办佛教大学不容易,不必那么快把钱送来,他回答:“不行啊,我现在有布施,万一将来贫了,想介入佛教大学建校这么有意义的事也不行了。”这位居士能够未雨绸缪,已得到佛法的深深妙用了。
  7.因果不信报后悔
  一粒稻种子拌在不同的土壤里,会以不同的因缘生长结穗,水肥充足的必丰收,瘠土上的稻穗必贫枯,一粒稻种子都有明显的因果差异。大家应相信“如是因,如是果”的业报真理,时时警惕自己,不要放逸六根种下恶因,否则感受恶果时已悔之莫及了。
  8.佛道不修死后悔
   身体强健时,不好好修行求菩提,等到白发增添牙齿松动了,连佛号都念不清了,把“南无阿弥陀佛”都念成“哪有阿弥陀佛”了,还能精进修持吗?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等到无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持念“往生咒”就太迟了。
  ( 夏金梅摘自“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