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老师:
今天心情好吗?我今天心情很好,希望你也一样。
我是个笨小孩,高二计算机考试报名,我差点没报上去。一个男生帮我搞定了,我很感激他并和他成为传纸条点头笑的朋友。有时感情泛滥了就会想:若是在古代,他是行侠仗义的士子,荆钗布衣的女子蒙他偶然的救获,差点将他错爱。您懂我的意思吧,但是我家教蛮严的,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切以学业为重。
……我真的是欲哭无泪了,满分160分的数学卷子,接连两次考了55分!原来豪情壮志根本没有用嘛!数学老师把我叫出去,一师一生,师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用一朵花开的时间,只一句:“你,你让我怎么说呢?”生亦低头把纽扣数遍,抬头,上帝在云端,眨了眨眼,和生玩了一个认真的消遣……
仓央嘉措说“不负如来不负卿”,我曾经写下“我们貌似幸福,我们貌似痛苦。”那我现在应该是“貌似痛苦”。谁在亿万年的时光里,打捞起Math,一本正经地安放在我的时代?
(接下来的一整段都是对Math血淋淋的控诉,编者注)
据本人精密计算,目前距高考还有80天6小时45分26秒。此时间段一过,我就解脱了,可以不见Math不心烦。此间,先卧薪尝胆,奋力一搏,死而无憾了!
另:《美文》第3期刊登了您写的《我很高兴我听不到世界的噪音》,让我很兴奋,因为我和张菊琼一样也有听力障碍,我们有着相同的经历,虽然受伤的时候可以假装坚强,但因为交流困难以及性格内向,我在学校里确实和别的同学有距离,对未来也有隐隐的担忧。
谢谢你了,再见!(可能会有续集,请做好心理准备)
江苏 王艳秋
致学不好数学的姑娘们
注意到王艳秋同学的这封信,除了她描述那位“行侠仗义的士子”时的低回婉转,主要还是因为本人更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数学学不好的姑娘(至今都算不清自己花了几块钱兜里还剩几块),所以看到艳秋对Math的控诉,我会心一笑。
很多人在度过中学时代之后,也许早已忘记了自己面对心仪的人时的娇羞心情,可是依然忘不了数学带来的弥漫了整个青春期的苦涩。郝多多同学就曾经写道屡次梦见数学考试,醒来之后仍心有余悸。是呀,“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可是惨淡之后又如何呢?还是得容光焕发地打点自己的青春,因为没有人替你收拾残局。很简单的“水桶效应”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而决定你高考胜负的这块木板,正是你恨得牙痒的数学哇,要想摆脱数学对你的伤害,就得克服对它的怯,即使是你没有能力战胜它,但也不能像个逃兵般士气全无。
想想当年我是如何对付数学的呢?从最基础的题做起,练习多了就会总结出几套方法,考试的时候尽量在简单的和难度居中的题上下功夫,争取这部分不丢分,高难度的题我就不要费心了,还是留给那些像我同桌那样立志以后要攻克“××猜想”非××大学数学系不考的天才们。(瞧《美文》编辑的功能除了帮大家提高写作水平,还顺带帮扶一下数理化,精神可嘉!)我所提到的这个办法是笨办法,很多老师都会这么指导成绩平平的人,因为不指望靠我们来为班级争光,但是我们也不能老拖大家的后腿不是?所以,放弃高目标,着手最实际最客观的难点,一一突破。我的数学高考成绩是多少呢?我不告诉你,但是请相信这个成绩不拖其他学科的后腿足够被重点大学录取。当真的可以洒脱的告别数学后,我反倒觉得数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经济学原理数学原理都非常有用,可以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社会上批评中学语文教材迂腐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批评数学教材,可见,走向社会之后,数学是你在学校最不白学的一门学科。
于是,我由一个憎恶数学的人变成了一个拥戴数学的人,虽然我依然没有学好它。
最近网上有个转疯了的微博:“学不好数学的姑娘都是好姑娘:1.这些姑娘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2.都比较爱笑,因为没数学就没烦恼;3.都比较天真浪漫,不会用固定的数学格式去分析人和事;4.都比较实在,不会拐弯抹角;5.将来都是好母亲,她深知学数学的痛苦,绝不会强迫孩子学习数学。”
天底下有多少这样的好姑娘呀,来一句新学的网络咆哮体“学不好数学的姑娘你伤不起,有木有!有木有!”
无独有偶,正好本期卷首中说到“质数的孤独”。害怕数学,但生为质数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除了自己与1,无法被其它数字整除,答案永远是自己一个人的孤独。给自己力量吧!
期待你们的续集,希望如今天古城长安的天气,明丽风清。
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