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2011-12-31 00:00:00刘向
美文 2011年14期


  延陵季子2将西聘晋3,带宝剑以过徐君4,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5。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6,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7。致使于晋8,顾反9,则徐君死于楚10,于是脱剑致之嗣君11。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12,非所以赠也13。”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14,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15,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16,是欺心也17。爱剑伪心18,廉者不为也19。”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20,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21。徐人嘉而歌之曰22:“延陵季子兮不忘故23,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24。”
  (选自《新序·卷第七节士25》)
  
  注释
  1刘向(约前77-前6),今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另有《说苑》《列女传》等著作。
  2季札,春秋吴国人,吴王诸樊之弟,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为辞让君位而离开国都(前今梅里后今苏州)居延陵。
  3西,首先名词活用为动词、其次名词活用为状语,向西行进。聘,诸侯间遣使通问。季札奉命出使晋国,当在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取道于徐。
  4徐国之君。徐国,嬴姓,古国在今安徽泗县西北五十里。过,拜访。
  5有欲得之色,赧于发言。
  6为,因为。上国,春秋时对中原诸夏之国的称呼,相对吴、楚等东南之国而言。使,差使,差事;使事义通。
  7心中许诺(将来赠宝剑于徐君)。
  8致,达到。送达君命于晋,使事完毕。
  9还返。
  10徐君朝见楚王而死于楚。
  11于是,在这时候。致,奉献,嗣君,继位的国君。此句写季札意欲所为,引出下文,再与“遂脱剑致之嗣君”相连贯。
  12判断句。可译为:这是吴国国家一级的珍宝。
  13否定判断句。可译为:这不是用它赠送别人的东西。
  14先前,前些日子。
  15虽然这样。指当时实有的事,并非假设关系,所以不能译为“即使这样”。
  16现在他死了,我却不进奉。
  17这就欺骗了自己的心。
  18爱,吝惜。伪,欺诈。
  19刚直的人。
  20已故国君。没有留下收纳宝剑的遗命。徐国先君刚死,故嗣君称“孤”,按春秋诸侯遇丧事改“寡”为“孤”之惯例。
  21带,挂。
  22嘉,美,赞许。
  23故,故旧,老朋友。“故”是“忘”的宾语,作宾语的必为名词性质,所以,“故”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4千金,极言其贵重。秦代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旧制十六两为一斤。
  25《新序》是刘向采集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纂而成的一部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定。清代学者石光瑛有考据详尽的校释本,中华书局出版。
  (张大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