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如果你/是慈爱之神,/与我们一起过年。/面临茫茫冰雪,我们/瑟缩在/你的脚下。
——(美国)伯福特《圣诞树》 陈莹 译
星星的诗,中国也写了不少,更多系之于诗境、诗趣与韵味;而西方更多的是存在之诗,体现了诗性与诗思之结合。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我们,在扭斗的夜里》一诗中,炽热的星星变成冰冷坠落的石头,道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或情人间的一种残忍与绝望。诗中“石头”这个意象,隐显参差的并置处理、高度概括的形象表述,读来令人愕然而又惊悚:
我们,在扭斗的夜里,/我们从近处落到近处;/而在情人融解的地方/我们是一块坠落的石头。
——(奥地利)里尔克 绿原 译
人类在不断走向文明的途中,要经受人世间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门内斯这首精短的《夜曲》通过一个哭瞎了双眼的盲者自述,他的悲痛或只能对星空诉说,“我的泪水和星星融合到了一起”,于顷刻间又“化为一滴眼泪”,极写苦难之深;“化为寒星一点”,痛苦的泪滴亦如寒星般闪烁。“我已双目失明,而天空/也为爱情献出了慧眼”——此处“慧眼”暗喻天空为盲者献出星星的双眼——乃至整个星空都与“我”同悲。泪滴即星星,星星即泪滴、泪光——人间的苦难“全都变成了星的痛苦、泪的光焰”了。全诗以“一滴眼泪”之小与“整个世界”之大,其对比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巨大的张力,是此诗的艺术魅力所在,表达了诗人悲悯的情怀,坚信天地间存在着崇高神圣的大爱,给经受苦难的人类以生存的希冀和梦想。
我的泪水和天上的星星/融合到了一起。顷刻间,/化为一滴眼泪,/化为寒星一点。//我已双目失明,而天空/也为爱情献出了慧眼。/整个世界——包罗无遗——/全都变成了星的痛苦、泪的光焰。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门内斯 林之木 译
199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的《文盲》为一首更为精短的小诗,从另一向度表现了这个广袤无垠星空的茫然、虚无与冷漠。面对天空“无边的岩石布满磨损的文字”,人类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能读懂些什么?
我仰望天空/无边的岩石布满磨损的文字;/那么多星星什么也没有向我表明。
——(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 赵振江 译
一位诗人说:“上帝与诗人本是一母同胞;一般的手眼,一般的光环。”波兰诗人马丁松的《夜》,却用两个很独特的视角极写星空夜色的美丽、新奇。先是俯视,井中静美的星空,璀璨的金星,“在倒映着的羊齿叶间静闪”,间接写井水的平静。而“羊齿叶”一词不是闲笔,一是写星光在其遮蔽与敞开之间的闪烁之美,二是承接下旬“一个发绿的大地”,一叶而喻大,惊人的想象力使诗意充沛而流光溢彩。后是虚写仰视,由在井底出现的一颗金星而众星闪耀,“星星纷纷露脸,何等清晰!”这个井,好像是地球上猝然打开的“一扇窗户”,仰视灿烂无垠的星空——众星“好像从地球的一扇窗户出现”,仿佛上帝给地球之夜一次新的命名,一次发现的奇迹。
俯身看吧!井里有星星。/璀璨的金星/在倒映着的羊齿叶间静闪。/这是一个发绿的大地之夜。/星星纷纷露脸,何等清晰!/好像从地球的一扇窗户出现。
——(波兰)马丁松 李笠 译
瑞士诗人菲利浦·雅格泰的《距离》写万物在自己的轨道上旋转之际,这个距离不是遥不可及,之间的温暖可以用心灵抵达。由雨燕的旋转与旋转的星辰,它们之间的“火光却照耀着暗的沙圈”“心儿飞行,从树飞到鸟,/从鸟飞到远处的星,/从星辰飞到爱”,雨燕就是心灵爱的使者,这么漫长的距离,可以一次再一次努力地去抵达,因为源于爱的不竭的力量,不畏艰难险阻;思想为情感手持一盏灯——那是爱的渴望。其实爱就在你的身旁,在人们的内心。全诗由世界而心而树而鸟而雨燕而星辰而爱而至寂静的房子——“旋转着并劳动着”,世界充满了诗意和美好。
雨燕在大气的高处旋转;/更高处是看不见的星辰旋转。/当昼光隐退到地的尽头/它们的火光却照耀着暗的沙圈。/我们所居的世界,转动而有距离。/心儿飞行,从树飞到鸟,/从鸟飞到远处的星,/从星辰飞到爱;而爱培养/在寂静的房子里——旋转着并且劳动着——/思想的仆从,一盏灯持在手中。
——(瑞士)菲利浦·雅格泰 周伟驰 译
197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班牙克桑德雷德一首《彗星》,与伏尔波尼的《彗星》大异其趣。桑德雷德的《彗星》所表达的,是一个人类如何返回童年纯真的命题,旨在对于“诗意栖届”丧失的一种反思。写“彗星”的出现在三种人眼中的看法:孩子把飞驰而来的彗星看作“一个孩子放在天上的风筝的尾巴”,好玩却“有点忧伤”;成年人看到的是“一道道光芒的划痕”和之后的“阴影”“黑暗”,冰冷、理性得出“所有的盲人是盲人”的定见;“老人知道”,他集孩子、成年人于一身,中允调和这就是他要说的“知道”。诗的结尾说:“只有孩子才认识。/大家都看着活着的尾巴在奔跑。”如何使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是人类世界不绝的希望——“夫童心者,真心也”“最初一念之本心”(李贽语)。
当然,也有写爱情的。如意大利诗人伏尔波尼的《彗星》就是一首温婉的情诗。诗人借“彗星”喻女郎的双眸,写“我”对这个女郎的怀念。一开始,怀念猝然而至,从近处的花园和平台不时出现了女郎幻影,而至邈远——“是在我故乡一些城塔上/出现的女郎”,这是诗人情感的秘密,也许是故乡城塔上的一次幽会记忆。她夺人魂魄的“双眸”连鸟儿们也嫉妒:“鸟儿们把你的双眸/从嘴里带到山后。”这里读者会将“你的双眸”与题目“彗星”不期然地联想起来,并通过鸟们的啼声“带至”隐秘的“山后”;更妙的“像五月的风/偷走你的丝带”,此处“丝带”使人联想彗星散发出璀璨的光芒,却又如丝般柔和,而一个“偷”字极妙,给人遐想。这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极写恋人“双眸”流盼之夺目之柔美之令人沉醉,连鸟儿也嫉妒至极,直至“对你,羞红了脸的彗星啊”,才点明了彗星暗喻“双眸”,以至她的娇羞使“我的灵魂/像一团线那样散开”,情不自禁!
你是凉爽的花园/和平台的/女郎/是在我故乡一些城塔上/出现的女郎/鸟儿们把你的双眸/从嘴里带到山后/像五月的风/偷走你的丝带/对你,羞红了脸的彗星啊/我的灵魂/像一团线那样散开
——(意大利)伏尔波尼 钱鸿嘉 译
这么多写星空的诗,令人目不暇接。其实星空是世间的希望之所、敬畏之所、神届之所。相对于我们现在生活着的世界,存在着一个与之未必一致的所谓“真实的世界”,康德墓志铭有云“位我上者灿烂星空,存我心者道德法则”,一言以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