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很正常!但是,为什么你总是比别人更怕冷?中医专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自身的供暖系统出了问题。在我们的身体中,人体充沛的阳气是热源,血液是热能的“搬运工”,经络则是运输通道。如果你特别怕冷,根源就在这三个方面。你到底是哪一种“冷美人”?如何才能解决怕冷的问题?
“冷美人”一:不仅手脚冷,而且全身都冷
中医支招:针对阳虚型体冷,养阳抗寒。
1.吃养阳食物
养阳食物中最宜肉类是牛肉、羊肉、鸡肉,最宜调料是姜和葱,最宜蔬菜是马铃薯,最宜饮料是红茶。
2.温灸气海穴、关元穴
关元穴和气海穴是人体阳气的源头,在这两个穴位上做温灸,等于从源头加温,身体自然就会温暖了。气海穴位置:下腹部,肚脐垂直向下1.5 寸;关元穴位置:下腹部,肚脐垂直向下3 寸。
3.温泉浴
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硫磺成分,中医认为,硫磺是强壮身体阳气最好的矿物之一,有空常去温泉泡一泡;你还可以选择更简单的做法:买一块含硫磺成分的香皂,这样每天的沐浴都是在补充阳气了。
“冷美人”二:手脚冷,身上不太冷
中医支招:针对经络阻塞型体冷,舒畅经络防寒。
1.热水浴足
将双足泡在热水中,可以促进全身的经络和血脉畅通,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红花、肉桂、生姜等热性药材煎出的药液,效果会更好。
2.瑜伽莲花坐
正常坐姿,屈左腿,将左脚的脚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沟处,双手放在左膝盖上,轻柔地将左膝盖做上下弹性运动数次,使膝盖尽量接触地面。换右腿重复动作。坚持练习这个动作可以活动多处韧带,让全身紧缩的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经络通畅。
3.梳头百遍
用手指或梳子从额前至枕后,从两侧的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回50 ~100 次,以早晨起床后为梳头的最佳时间。
“冷美人”三:手脚冷,面色苍白、皮肤发干
中医支招:针对血虚型体冷,活血御寒。
1.调理脾胃
冬天可以选择一些温性的补脾食物,例如南瓜、山药、枸杞、灵芝。
2.多吃补血食物
阿胶和大枣都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不用多吃,每天两餐之间吃5 ~ 8 枚就好。
3.滚法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
用小玻璃瓶或小擀面杖,以中等偏重的力量,在穴位和周围按压、滚动即可,这比普通的按摩更有效。血海穴位置: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三阴交穴位置:内踝最高点向上4 横指,胫骨内侧面后缘。 ■(责编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