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预防》杂志近日刊文指出,对于患者自己去药店就能买到的非处方药,其实也存在着很多用药误区。以下3种最为多见。
第一,混用药。一项研究显示,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调查了3005名57~85岁老人,他们经常同时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结果每25个人里就可能有1人出现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随意吃。美国每年有1.3万人因随意服用非处方止痛药被送到医院接受急救。
第三,不看说明书。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表示,不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止痛药,可能导致胃出血、溃疡及肝肾损害。
我国有关专家亦指出,这些情况在我国也很常见。尤其是含有相同成分的药,服后药效叠加,会加重肝肾损害。南京前不久发生过一例意外,一位70岁的老人因服用多种感冒药过量而去世,令人惋惜。专家还介绍,任意加减药量,延长或缩短服药疗程的情况也不少见。
药物在服下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很多人等不急就吃下第二片、第三片,这无疑会增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而对于药品说明书的阅读,前不久,我国曾有一项在25个d7f4b6b42172e770d4c6f53adbb225bd城市100个社区展开的调查显示:高达87%的人在服药前,不看药品成分和不良反应,而按症状和经验服用。专家强调,非处方药不良反应较少,但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造成死亡,所以服药前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说明书,严格遵守注意事项,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服用次数,更不能随便改变用药方法。若出现过敏症状或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就医。此外,肝肾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使用非处方药前,最好请药剂师或专业医生把把关,告知医生自己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以免混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