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7日,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大河报刊发的通讯《人大代表再为河南考生高招公平请命》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2010年河南省新闻宣传获得的中国新闻奖四篇作品之一,也是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获奖的唯一一篇作品。此前,该报道还获得河南省第19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都市报好新闻奖。
如何挖掘人大这座新闻资源富矿,记者一直在思考。
和代表一起为高招公平请命
高招不公,始终是河南家长和孩子的心口之痛。
全国“985”高校43所,河南没有1所,“211”高校仅1所,高水平大学、重点大学、重点学科,没有一所部署在河南。包括河南在内的中西部12个省区大都没有部属高校,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则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高水平大学。部属高校都将招生计划投放在了学校所在地,河南的招生计划总体上很低,使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没有部属高校省份的学生,失去了更多的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
2007年、2008年北京的考生人数分别是河南考生数的12.5%和11.66%,而北京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人数分别是河南的3.7倍和3.62倍;清华大学在北京投放的招生人数分别是河南的4.31倍和4倍。
2007年、2008年上海的考生分别是河南考生人数的12.6%和11%,但是复旦大学在上海投放的招生人数是河南的38.14倍和32.49倍。上海交大在上海投放的招生人数是河南的16.15倍和8.5倍。
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3%,河南仅为20.5%。2009年河南省招生计划达到45万人左右,据此测算,河南省普通高考录取率在46%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至少10个百分点,重点院校录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
2008年3月,记者在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驻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对这种不公正的高考制度提出质疑,指出现行高考制度存在五大弊端,呼吁教育部实行公平的高考制度,并提出6条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交由教育部答复办理。记者独家发现了这一重大线索,连夜采写了《拷问现行高考制度》一稿,刊发在2008年3月12日的《大河报》A05版上。
但是,教育部的答复办理并不能让代表们满意。在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驻豫人大代表直接提出“批评案”。驻豫全国人大代表说,如果高考制度不公现象今年仍得不到改变,明年他们将直接提出“质询案”或“罢免案”,质询或罢免教育部部长。
记者紧紧抓住这一热点问题,继续跟踪报道,写出了《人大代表再为河南考生高招公平请命》的报道,刊发在2009年3月9日的《大河报》A04版上。该报道推动了高招不公问题的解决。2009年、2010年,教育部在分配全国重点院校招生名额时,重点向河南倾斜,去年的计划指标增幅居全国第一。
人大报道是新闻资源富矿
《人大代表再为河南考生高招公平请命》是一个人大宣传报道的题材,在河南省和全国获得了四个奖项。其实,人大宣传报道平时就能够不断地获奖。
记者是从2003年开始分跑人大新闻报道的。当年采写的《话筒传心声代表系民意》获第13届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32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议案——三门峡水库废不得》获第13届省人大好新闻二等奖。《洛阳中院竟判地方法规无效》获得2003年全国都市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法制好新闻一等奖。
2004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立法系列报道获第14届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2005年,《民本思想对撞罚则过滥》获第15届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2006年,《都来出把力 援建新农村》获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一等奖。
2007年,《政府指定爆竹批发企业,涉嫌违法》获省第17届人大好新闻一等奖、第18届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2008年,《人大信访监督 13年冤案昭雪》获第18届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全国省级晚报好新闻三等奖。
2010年,《人大代表再为河南考生高招公平请命》获第19届“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一等奖、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都市报好新闻奖。
人大宣传报道能够频频在全省和全国新闻评选中获奖,是由于人大新闻报道是座新闻资源富矿,越来越被大家所认知。越来越多的媒体和记者开始挖掘人大这座新闻资源富矿。
如何挖掘人大新闻资源富矿
那么,如何挖掘人大这座新闻资源富矿呢?记者有三点感悟:
始终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人大报道的关注点。都市报贴近性的特点,就是十分关注民生问题。而人大工作,已经不是开开会、举举手了。他们不但有立法权,还有重大事项决定权、干部任免权以及监督权等六项主要权力。这些工作我们不能事无巨细,原文照录,必须有所报、有所不报,应把民生问题作为人大报道的最大关注点。
在2007年10月1日以前,居民在省会郑州购买住房要缴纳3500元天然气的初装费,每年还要缴纳48元的管网维护费。郑州市燃气公司收取这两种费用的法律依据是《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记者经过连续5年的跟踪报道,终于促使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对《郑州市燃气管理条例》进行了修改,废止了《条例》中有关两费收取的法律依据。该系列报道获2007年河南省人大好新闻二等奖。
时刻注意在法律的行列间寻找报道的落脚点。我国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今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隆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框架的构建,法律、法规案的报道成为各个媒体竞相挖掘的一座新闻资源富矿。
矿产资源的开采,有的是粗采,有的是精选。新闻资源的挖掘也如同采矿,简单地将法律、法规条文罗列,这是新闻资源的“粗采”;用生活中的案例诠释法律本意,用新闻语言解读专业性很强的法律条文,这是对新闻资源的“精选”。要从法律和法规中找出精彩的新闻,我们就要瞄准针对性、寻找差异性、维护统一性、捍卫权威性,在法律和法规的字里行间抓新闻,这样才能写出一批精彩的报道。
坚持用找石油的方法作为人大报道的着力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报道延续了57年,好比一个被连续开采了多年的“老油田”。在这个“老油田”里,报道资源会不会枯竭?还有没有待发现、待发掘的新的新闻资源?如何发掘新的新闻资源?
我们对人大的新闻报道,一直坚持着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给出的方法,那就是在新油田里找石油可以使用老办法,但在“老油田”里找石油必须使用新办法。在大庆、胜利油田这样的老油田里,容易找到的石油,已经早被王进喜们找到了,沿用老办法是找不到新的、有价值的油田的,因此必须使用新办法。也就是说,对人大新闻报道,我们要使用新办法,不断地创新思维方式,提高发现能力。一是发现迄今还没有通过媒体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发现能够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发展趋势的新苗头、新动向;三是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考;四是发现和监督违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和做法。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