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刚从事记者工作的时候,尽管一年到头忙着写稿,但在内部评选时好稿却寥寥无几,而一些老记者虽然稿件数量不多,却篇篇中的。分析其中原因时,才发现自己稿件质量不高,是不重视到基层面对面采访,只是把所搜集的会议总结或事迹材料简单汇总,造成稿件材料味道重、不鲜活,感动不了人。殊不知真正成功的记者历来都是重视基层采访实践的,许多传世佳作也都是从实践采访中得来的。
这些基层得来的、材料里很少出现的新闻素材,著名新闻工作者艾丰称之为“第一手材料”。
新闻记者要重视“第一手材料”的获取
关于“第一手材料”,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一书中指出:“第一手材料就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必须重视“第一手材料”的获取,这也是新闻特性的必然要求。
新闻的“真实”特性,要求记者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新闻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但记者一般不可能是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亲历者,这就需要去验证。拿什么去验证是否真实?这就需要记者到基层、一线、现场去亲身体验,这就是所谓的“抓活鱼”。不到第一线,抓住的可能就是“死鱼”,甚至是“假鱼”。
工作时曾任《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在刚从事采访工作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在采访报道辽宁省瓦房店纺织厂歌咏队的经验时,找到歌咏队队长询问情况并单凭队长的一句“我们车间里到处能听到歌声”,就写下了一篇《车间处处闻歌声》的稿子,结果那个纺织厂的群众来信举报说这篇报道有水分,说车间里根本不让唱歌,那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范敬宜先生在这次采访中听信了一面之词,结果出了差错。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到,要想新闻真实,不光要掌握“第二手、第三手材料”,最重要的是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的新闻才能真实。
新闻的“生动”特性,要求记者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新闻也是一种文学,需要生动的、真实的形象。而形象是靠具体的人和事件塑造的,只有到现场去获取人和事件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准确把握这种形象。
1998年4月,新疆油田钻井公司环卫中心进行转岗分流改革,24名绿化女工组成了塔林地面公司的一支女子施工队,这在当时的油田也是件新鲜事。这些职工的表现如何,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带着这些疑问,《新疆石油报》记者张文鸣到这支施工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他没有停留在只看材料、只找人谈谈话的表面采访上,而是又到了这些女职工工作的现场去亲眼看、亲身感受。在现场看到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她们一个比一个黑”,一下子就把女子施工队职工的神态描画了出来。记者正是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有了切身感受,才传神地写出了一篇通讯《太阳下的风景》。可以说,正是“第一手材料”的灵活运用,才使新闻的生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闻的“深度”特性,要求记者必须掌握“第一手材料”。新闻贵在“深”,也难在“深”。“深”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需要“第一手材料”做基础。
新华社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在采访焦裕禄之前,了解到焦裕禄生前在当地群众中就有很好的口碑。但具体怎么好许多人不知道、不清楚。他们采访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钻进焦裕禄当年钻过的牛棚,重温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一个个材料里没有的小事情、一件件总结里找不到的小故事,深深打动了穆青等人,也促使他们深入寻找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成就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一优秀作品。
如果没有到基层去实实在在地抓“活鱼”,穆青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怎么会对一个普通人有那么强烈的情感呢?没有掌握活灵活现的“第一手材料”,文章怎么能情节生动、人物丰满呢?所以,新闻作品要用深度、厚度感人,就必须重视到基层一线,让自己有切身感受,才能情真意切。
新闻记者要学会精心获取“第一手材料”
记者怎样获得“第一手材料”,守株待兔是不行的,盲目地去水里摸鱼也是不行的,要善抓、巧抓、会抓才行。获取第一手有用的材料,要养成“四个心”,即:专心、细心、耐心和巧心。
专心,就是要集中注意力,善于集中力量攻破一个堡垒。河里好多鱼,你想抓哪一条?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哪一条也不会抓住。只有集中心力抓一条鱼,才容易抓得住。
1990年,新华社记者陈芸在国家商业部采访聊天时,听到当时的商业部部长胡平在武汉逛商场时,买了一双49.5元的皮鞋,穿了不到一天就掉了后跟的事情。尽管全国商业系统有好多新闻亟待报道,但对于这个别人当笑话给她讲的小事,陈芸没有简单放过,而是觉得买鞋这件小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商品质量的大问题,是不可多得的大新闻、好新闻。出于“家丑不能外扬”的心理,胡平部长不愿意记者报道这件事,但陈芸锲而不舍。在连续找了两次后,陈芸以真心、诚信和事业心打动了胡平部长,得以详细采访了买鞋的过程。采访完毕后,陈芸很快写出了一篇只有560字的小通讯《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发表后轰动一时。
如果当时陈芸没有集中力量盯住新闻当事人,一个好的新闻就会半途而废,到手的大鱼也会溜走。因此,记者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善于将注意力和精力专注于某一点,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细心,就是新闻记者采访时要带着“眼睛”。记者眼睛要勤,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以小见大抓住要害,学会按图索骥一追到底,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笔者某次在家休息时,正巧碰上油田114查号台的话务员打电话说有个人不知道我电话并有急事找我,给了他号码后又怕联系不上,所以通知我一声。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新鲜,114话务台在职责以外主动帮助人做好事,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于是上班后就去追踪了解情况。在她们机房采访时,看到每个人前面都摆了一面镜子,开始以为是女同志爱美才摆的,后来与她们一交谈才知道这是她们时时提醒自己要以微笑的心情、微笑的态度对待话筒另一面的用户。笔者将这件体现服务精神的小事写到了通讯里面,使这个班组的服务形象更加生动,为这个班获得局级先进打下了舆论基础。
对同一件事情或者新闻对象,许多记者可能“视而不见”,白白错过了好的新闻线索;而成功的记者,无论多么小的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可以微中见著的。
耐心,就是记者要腿勤,要不辞辛劳扎到底,不怕循环往复。采访有时就像大海捞针,记者就是一名潜水员,下水一次捞不到就得继续下去第二次、第三次,如果失去耐心,就不可能把针捞到。
穆青在年轻时第一次采访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情:去采访一个典型,叫赵占魁。出发前和同事设计了好多问题,觉得很有把握,没想到赵占魁是个“闷葫芦”,怎么问也说不出东西。最后,他们就和赵占魁住在一起,晚上给他打洗脚水,和他睡一个炕。慢慢地就亲近起来,话匣子也打开了,穆青他们就这样采访到了大量生动的细节。这篇通讯发表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赵占魁后来被树立为“工人旗帜”,当了特等劳模。
如果因为采访对象不配合就半途而废,是不可能采访到有价值、有特色的新闻的。许多时候,记者采访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只有耐心地开启新闻对象的“心锁”,让人物活起来、思想动起来,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巧心,就是正确运用采访规律。首先要有采访的“技巧”。什么鱼在什么位置、有什么表现,作为“渔夫”的记者都要掌握一定的常识。1964年,北京市学习掏粪工人石传祥,新华社两名记者受命采访掏粪工人典型。如果只叫来工人问一问情况也能出来一篇稿件,但这两名记者没有如此省事,而是参加了掏粪劳动,在劳动中感受到工人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准则及其高尚的情操。记者掂洒了,工人就用手给他们拭干净,表现了工人不怕脏不怕累、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像这样的细节,也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观察得到,在会议室或者办公室是看不到的。
其次是要学会“巧采”。记者要了解采访得来的东西是否有用,没有用处就不用费心费力,这样才能提高采访成效。艾丰曾说过:“会做菜的人,买到羊肉以后,就去再寻找萝卜,清蒸羊肉可以配在一起;不会做菜的,可能去买芋头,买来以后,两个品种不搭配,难以成菜。”正如他所说的,到基层采访也要有分辨力,不能装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总之,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必须有鲜活的事例,塑造鲜活的形象,这就需要青年记者到基层去感受时代脉搏,要专心、细心、耐心,这样才能找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成功的真谛,才能成就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华北油田公司新闻中心)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