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老树”开新花

2011-12-31 00:00:00陈贞权王珂李兵芦瑞
新闻爱好者 2011年9期


  接到任务后,我们四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任务重、要求高自不必再说,“为民”这个老话题怎么能说出新意,“老树”如何开出新花,成为第八篇何平文章的最大难点。
  这几年,《河南日报》涉及“为民”题材的社评、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很多,其中不乏精品,因此,“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成为我们写这篇文章时孜孜以求的目标,写作期间经历的折腾和折磨基本上都源于此,尤其是交稿前那几天,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稳,走路都神情恍惚。
  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维新、社长朱夏炎、总编辑常法武、副总编辑王亚明、编委王自合的具体指导下,第八组不断讨论、深入思考、反复修改,力图凸显文章的“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做到言为“新”声,以新来体现深、以新来体现精、以新来发现新,最终实现了老调新唱、老树新花,拿出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文章。
  
  立意新,老树春深更著花
  思维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新、立意新,文章的境界才显得高远,才能体现“何平”这种大型政论文章的分量。
  我们以为,这篇文章要提炼新的立意,就要把立足点定得高一些、再高一些。然而说着容易,下笔写时着实不容易,首先就是破题。
  第八篇初稿时,标题暂定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大家讨论后认为文章的架构和主线不好安排,力量容易分散,主要的着力点还应该是“一切为了人民”,“为民”既是出发点又是目的地,要想一切依靠人民首先要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为了集中力量突出主旨,我们把标题改为《一切为了人民》。
  在围绕这个标题审题破题、组织材料、行文并拿出初稿后,曹维新建议我们把标题改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经过认真讨论琢磨,我们认为文章需要有大的变动。“一切为了人民”基本上还是方法论的范畴,对具体怎么做具有指导意义;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虽然还是讲“为民”,但内涵更广、立意更高、气势更宏,体现的是一种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命题,才能更好地涵盖和体现“何平文章”从古论今、纵横捭阖的一贯风格,才能在纵论古今历史和苏共垮台时更有说服力。
  新的命题需要组织新的材料。朱夏炎社长指示我们,一方面查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纪委工作会议以及省委书记卢展工有关“为民”和群众工作的最新思想;同时,将理论界、学术界关于“为民”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到“何平文章”中,将新时期执政为民的内涵创造性地扩展为三部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以往的就民生论民生、就为民论为民。这样,文章就不再是老调重弹,而是及时反映了民众的最新诉求。
  在反复的讨论中,我们琢磨出这样一个道理:“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蕴涵的道理往往很简单。”写文章的道理是这样,“为民”这个命题也是这样,于是,我们建议直接用这句话做了文章开头,并由此入题:“中原经济区浩大磅礴,立意却大道至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必须依靠人民。”
  文章见报后,有读者向我们反映,这篇文章一上来就化繁为简,立意高远,深入人心。
  角度新,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八篇文章刊发时间比较靠后,时间较为宽松,可以更充分地酝酿、讨论,然而越往后也越难写。一方面,是在前几篇成功的基础上领导们的要求相应水涨船高;另一方面,越来越难组织到合适的写作素材。
  “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发展之源、宗旨所在,可以说前七篇所论述的七个方面都与为民有关,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为民。在反复多次涉及相关内容后,留给我们的选材空间已经很有限了。既要紧密结合实际,树起准确、到位、有力的“靶子”,又要避免重复、雷同、类似,组织新颖的材料很让我们费了一番工夫。
  作家浩然说:“别人没有看到的,你看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但是没有想到的,你想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想到了,但是没有写出来,你写出来了,这也是新。”
  因此,我们选材时尽量与前面的文章错开内容,选用之前没有用过的材料;内容错不开,我们就换角度。一是写新生事物,二是写在生活中的新发现。选用那些紧跟社会节奏,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当代风尚的生动新颖的材料入文;即使是旧材料,也要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去审视它,打破传统思维的定式,去挖掘旧材料的新价值。
  比如在总结了涉及群众利益的老问题后,我们又总结了一些新矛盾:“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哪里是我的家”、“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不断涌现的“房奴”、几十元填不满一个菜篮子的尴尬,用生动形象的新词汇表现出来,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亚明副总编辑在和我们一起讨论稿子时,提供给我们李瑞环同志的一段话: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这段话充满感情色彩,平白朴实,用在文章中到位、关键、出彩,很给力,使文章内容更为充实饱满。
  有的文章主题并不新鲜,但是选取的切入角度是新的,仍能给予新鲜感。为什么呢?因为同一个事物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景象”。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也就在于此。
  结构新,
  行至水穷看云起
  写文章谋结构,如同盖房搭房梁。
  立意有了、材料有了,但怎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仍是个问题。
  什么样的结构能写出新意呢?前七篇“何平文章”的结构大多是先破再立,先立起大量联系实际的“靶子”进行批判,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或画像、或白描、或照镜、或尺量,而且批评“靶子”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还比较重;然后是对照过后再讲该如何克服种种弊端,该怎么做。
  在多次讨论修改后,我们认为“为民”这篇不能这么写。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如果先立起一大堆“靶子”,看起来似乎党员领导干部都不为民了,是很不合适而且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该说,我省各级领导干部心里面还是装着人民的,工作上也知道要依靠人民,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为民服务上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准确、方法不得当的地方,需要时时警醒。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采取了先立、再破、再立的文章结构。先用中原大地上“为民的榜样,处处可见”、“为民的情怀,行行皆有”、“为民的举措,层层展现”这样一组排比、递进的段落,立起了河南涌现出的为民典范。这一部分我们着意采取了比较有感染力的语言,在情绪色彩上层层推进。评论的目的,是要通过论证让受众接受某个观点,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仅要“摆事实、讲道理”,在理性分析上说服受众;更要以情动人,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获得受众内心的情绪认同与共鸣。
  然后才是一组“民生不能忘”、“民意不敢违”、“民怨不可积”的段落,立起了批评的“靶子”,并点出了“拉闸限电”、“造节造会造论坛”、“强制拆迁”这样的反面典型。在批“靶子”这部分,我们仍然着意避开大篇幅的生硬说教和不容置辩的高调论述,而是采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句:“这样的领导干部深夜自省,不觉得亏欠么?”“这样的领导干部扪心自问,不觉得有愧么?”“这样的领导干部静心追思,不觉得不安么?”层层追问,犹如相对谈心。党报评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具化宣传,要遵循新闻的传播规律,更要尊重受众的接受心理,所论所述不仅要让人“听得到”,更需要让人“听得进”。
  最后,才是“怎么办”。“何平文章”写到后半部,也就是“怎么办”这部分时,容易写得硬、写得死,可读性较低。为此,我们采用了四个“第一”来领题:“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群众需要是第一责任”、“群众情绪是第一信号”、“群众疾苦是第一考量”,这样,既能突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至高无上性,又使文章有了独具匠心、精心安排的味道,读来朗朗上口。
  文章的结构新,还表现在处理这种大型文章时,要善于起承转合、娓娓道来,引导读者一步步读下去。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多处都比较巧妙地做到了这一点。
  高新的立意、新颖的角度、新巧的结构在一篇文章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映衬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统一,正是这种统一使我们在艰难的努力后达到了孜孜以求的“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的目标。
  文章发表距今已经4个月了,然而再回首那近一个月的写稿历程,仍无法释怀。我们不能忘记,在撰写稿子的全程中,朱社长、常总、亚明副总和自合编委对文章的刀砍斧削、精雕细琢,让我们的业务水平乃至人生境界都得以升华;我们还不能忘记,一组四人在一起常为了某个词句、某层段落而讨论争执,在针锋相对中文章得以精练,在字斟句酌中水平得以提高;我们更不能忘记,就在凌晨大样校对之后的回家路上,每个人还逐字逐句地推敲,甚至在见报后仍感叹:“如果再多两天时间我们会把文章打磨得更好。”也许,这就是对“文章是门遗憾的艺术”最好的诠释。
  (执笔:芦 瑞)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