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电监护仪的应用及故障维修的研究

2011-12-31 00:00:00张乔冶
科技资讯 2011年19期


  摘 要:心电监护仪是被广泛应用于病人生命体征监测的医学仪器。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有效发现病人状态及病情面对临床诊治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工作原理,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维修进行简要叙述。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 工作原理 应用 故障 维修
  中图分类号:TH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a)-0128-02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动态、实时检测病人基本生命体征参数的精密医学仪器。它能够同步检测病人的动态心电图(ECG,多为五导联心电图)、体温(TEMP)、呼吸(RESP)、血氧饱和度(SpO2)及血压(包括无创血压,NIBP和有创血压,IBP),根据档次不同可扩展测量呼末二氧化碳,麻醉气体,呼气末循环,颅内压等高级功能。目前国内医院多使用进口心电监护仪,包括GE、飞利浦、惠普、日本光电、西门子、美国太空等,国产品牌主要为迈瑞和金科威。
  
  1 心电监护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心电监护仪被广泛配置于医院的各ICU病房和手术室、抢救室及一些需要密切检测病人生理指标的场地。它由一个主机和相关电极、传感器、探头组成,主机内部包括模数转换器、微处理机、存储器等组成。主机显示屏有信息区、波形区和参数区,下方有电源开关、充电灯和操作按钮栏。侧方设有ECG、TEMP、NIBP、SpO2接口、内置电池和打印输出设备。后方设有排风口、扬声器、电源接口、网络接口、等电位接口及输出接口等。
  心电监护仪的工作原理:通过感应系统如热敏电阻、电极、压力传感器、探头等接受来自病人的各种生命体征信息,经过导线输入到换能系统中并放大,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后显示到监护仪屏幕上。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打印信息资料。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1)人体信号采集:通过电极和传感器收集人体光、压力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输入主机。(2)模拟信号处理:对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阻抗匹配、过滤和放大等处理。(3)数字信号处理:这是监护仪的核心技术部分,由主机内部的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微处理机负责接收来自控制屏的控制信息,存储器对操作程序、当前设置信息和临时数据进行存储,最后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整理、运算和分析、储存、输出。(4)终端信息输出:将输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相应波形、文字、图形和数字,并启动报警和打印信息记录。
  
  2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监护仪的临床应用
  广义上说凡是需要连续监测病人基本生命指标的情况均可使用,具体情况包括病人手术中全程;术后一段时期;外伤护理;新生儿、早产儿监护;高压氧舱;分娩室产妇监护及危重病患等。
  2.2 监护仪的主要操作流程
  首先接通电源并打开电源开关,将各导联线与心电监护仪的相应接口连接。将电极片安放在相应位置,RA(白色)置于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LA(黑色)置于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LL(红色)置于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RL(绿色)置于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V(棕色)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之后将血压计袖带缠绕在上臂,安放血氧饱和度探头,最后设置监护仪的各个参数后开始记录。
  2.3 监护仪的注意事项
  (1)操作前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并交代清楚,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2)安放电极前需清洁皮肤,电极需紧贴皮肤并固定,因RESP的监护取决于RA和LL两个电极,故其放置位置必须要准确。
  (3)无创血压的监护要选择合适的袖带,一般袖带宽度应是肢体周径的40%或者上臂长度的2/3,袖带的充气部分长度应足够环绕肢体的50%~80%。测压的肢体应与病人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切记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的肢体上安放袖带。测压时不宜进行体温测量,以免温度不准确。
  (4)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不应与无创血压选择同一肢体,要及时更换测量部位以免造成患者不适,同时确保指甲完全遮住光线。
  (5)连接完毕后妥善固定各导线,避免因折叠、扭曲、缠绕等造成测量不准而影响监护。
  (6)每次使用完毕,用清洁微湿的软布或酒精棉球擦拭机壳外部、各导联线,再用干布擦干,必要时可使用肥皂液擦拭;血压袖带的布套可取下清洗、浸泡消毒或高压消毒。
  (7)使用中的监护仪周围应留出至少5cm空间以保证空气流通,使用期间监护仪上禁止覆盖任何物品,尽量远离其他监护设备。
  (8)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消毒、维修、保养。
  (9)地线必须完全接地,避免机器漏电,影响人身安全。
  
  3 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
  3.1 无法正常开机
  故障现象:无论外接电源或使用自备电源时,电池电压低报警,指示灯不亮,屏幕无任何显示。
  自检方法:未外接电源时检查电源板及后端负载电路及充电电池,外接电源时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有电。
  维修:确保所有连接部位连接牢固;更换插座;接通交流电进行充电。
  3.2 出现白屏、花屏
  故障现象:可以正常开机,显示屏出现白屏、花屏。
  自检方法:白屏、花屏提示主机有逆变器供电,但是没有主控板的显示信号输入。可能为屏幕本身损坏,主控板故障或接线接触不良。外接显示器,若VGA仍无输出时,考虑主控板损坏。
  维修:确保主控板接线接触良好;更换显示屏;若主控板损坏则需联系供应商。
  3.3 模块通讯异常
  故障现象:各模块警报“通讯停止”、“通讯错误”、“初始化错误”。
  自检方法:该情况提示各个参数的模块与主控板之间通讯异常。确认各模块与主控板之间连接是够牢固;模块及主控板是否有损坏。
  维修:确保参数模块设置正确;更换相应连接线;若重启后仍有该警报,则联系供应商更换模块或主控板。
  3.4 心电图无波形
  故障现象:电极无脱落,导联线接入良好而无心电波形,屏上显示“电极脱落”或“无信号接收”。
  自检方法:检查导联模式与接法是否一致;确认电极片放置位置,接触是否良好,电极片、导联线及插针是否完好,不除外主控板接触不良及损坏。
  维修:检查心电导联的外接部位;更换损坏的电极片、导联线或插针;若心电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提示心电测量模块或主机通讯问题,重启后仍有此现象,则联系供应商。
  3.5 心电基线漂移
  故障现象:心电扫描图形的基线不稳定。
  自检方法:确认使用环境是否干燥,仪器存放时是否受潮;电极片接触处是否清洁。
  维修:保持监护仪开启状态24小时以上,以求自身排潮;清洗电极片接触处,并确保电极片接触良好。
  3.6 呼吸波形幅度小
  故障现象:显示区呼吸波形幅度小,信号弱。
  自检方法:确认电极片位置是否正确,尤其是RA和LA;电极片质量如何;电极片接触处是否清洁。
  维修:清洗电极片接触处;重新放置电极片并确保接触良好。
  3.7 血氧饱和度无数值
  故障现象:在监护过程中,不出现血氧波形及血氧数值。
  自检方法:查看探头与主机是否兼容;确认探头及导线是否故障;如有血氧初始化错报警,则为血氧板故障。
  维修:加固导线和插座接口部位,直至探头内有红光闪现;较冷环境下确保病人手臂保暖;避免在同侧手臂同时测量血压。若血氧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
  如血氧显示波形通道显示“无信号接收”,则提示心电测量模块或主机通讯问题,重启后仍有此现象,则联系供应商。
  3.8 无创血压充气不足
  故障现象:血压测量时警报“袖带太松”或者"袖带漏气",充气压力始终低于150mmHg,而无法测量血压。
  自检方法:检查袖带及导管有无漏气;确认病人监护模式是否正确。
  维修:更换质量好的袖带;选择合适类型的血压袖带并调整监护模式。
  
  4 结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的应用普遍化和必要化。掌握常用医疗仪器的原理、使用及维修非常必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更好了解疾病本身,更为临床的诊疗决策带来益处。心电监护仪是每个科室的常用仪器,了解其常见故障及简单维修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韩春生,杨庆忠.医用心电监护[J].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