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工会组织主动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2011-12-31 00:00:00王练红袁宁汉唐文
科技资讯 2011年23期


  摘 要:“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舟共济、内和外睦、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工会组织 和谐校园建设 意义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b)-0214-02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舟共济、内和外睦、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1 和谐校园建设的特征
  参考有关专家的学术专著研究表明,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特征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2)内部关系协调,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3)师生员工宽容谦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和谐相处;(4)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2 目前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整体环境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规模膨胀与办学条件之间的冲突,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错位,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都是形成高校“不和谐”的因素。具体到高校内部,还存在着干部与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的不和谐等。综合一些研究者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2.1 价值观的缺失和混乱,破坏了教风、学风的和谐
  教书育人、淡泊名利是无数优秀教师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求每一名教师都不求回报一味奉献是不现实的,教师个体难以实现对社会道德和人格塑造的超越。有的教师在道德取向上功利化,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其个人的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了学生当中弥漫着贪图安逸、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歪风;有的教师敬业精神淡化,对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教学科研工作被动消极,对学生缺乏爱心,忘掉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高节奏与高压力的生活中,学生群体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容易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也使学生在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方面也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容易产生了道德价值追求的误区和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冲突与失范。高校每年因神经衰弱、心理承受力差、情绪脆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出现,轻生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校园的和谐。
  2.2 现行学术评价体系、激励制度,破坏了科研、学术氛围的和谐
  由于国内高校科研绩效过度量化,重数量、轻质量,要求相关教师与科研人员一年内要拿到若干个项目,发表相当数量的论文,并将这些指标与教师津贴、职称晋升等教师自身利益挂钩。教师为凑足科研成果的数量,进行学术抄袭、学术剽窃、学术敷衍、教学敷衍以及滥编书、滥出书等等现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一些地方“评职称”变成了“跑职称”,出现了“知识交换金钱”的市场化行为。还有些科研人员不是将获得的并不十分充裕的科研经费用于正常的科研项目,而是当作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随意用于私人消费。
  2.3 部分高校领导以权谋私,破坏了育人环境的和谐
  市场经济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活力,另一方面又容易使高校单纯地服务乃至服从于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的需要甚至方式来决定高校工作,更使少数党性观念薄弱的高校教职工诱发个人主义、见利忘义、以权谋私、以权谋利、以权谋钱、化公为私、违法乱纪的心理和行为。“以创收为核心”的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势必使教育和教学改革难以成为学校真正的兴奋点,大学的育人功能也将发生变异。
  
  3 和谐校园建设中工会的积极作用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运转的素质教育模式,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a7887743e8e76ac406a7275d310614635af0a4bdf935cc7ea50610f77c462f06要素的和谐、教育环境的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等。和谐校园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谐发展。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旧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工作机制仍随处可见。高等教育要冲出旧传统走向现代化,必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校工会工作体制。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