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审计企业的各种经营业务,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审查和鉴证有关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有助于企业经营的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整合矿井 加强 审计监督 降低 经营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91-02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为了体现国家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价值,努力做到国家资源不浪费,资源性资产不流失,坚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的原则,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坚持培育大型煤矿企业集团和与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相结合,坚持发展先进和淘汰落后相结合,依托大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大型煤矿企业为主的办矿体制,通过科学整合,合理布局,关小建大,扩大单井规模,提高煤矿安全保障程度,提升煤矿整体开发水平,开始进行煤炭资源整合。
股份制是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一般采用的方式有资产划转或采用资源、资产评估作价入股的方式,其实就是从个体煤老板手里或地方性煤矿主手里买资源、资产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由个体煤老板或地方性煤矿主参股股份制企业。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整个企业的运营本身就不像经营多年的老企业那样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及各种管理办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何况有些个体老板或地方性煤矿主参与经营,他们本身就不太懂企业经营管理,还可能进行乱指挥,这样一来就给企业增加了不确定的经营风险。
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个体老板或地方性煤矿主很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要求大型的国有企业同他们一起进行违法行为。例如:按国家相关规定资源整合矿井在整合期间是不能进行生产的,个体老板或地方性煤矿主要求国有企业进行边整合边私自生产。这样一来个体老板没什么后顾之忧,能卖煤分钱就行,但对国有企业就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
而审计的作用就在于审核检查会计和有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公允性;审查财务计算以及经营决策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审核检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有效性,揭露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充分披露损失浪费和低效(或无效)行为;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审查和鉴证有关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笔者就从具体的情况出发阐述审计监督的重要性,以期通过审计监督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由于私自生产带来的问题。(1)生产安全问题。出了生产事故个人老板不管了,而国有企业是整合的主体,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法律责任。(2)财务、工商、税务问题。私自生产根本逃脱不过当地监管部门的眼睛,证照不全私自生产违法,面临各种各样的处罚。另外,生产就有收入就需要缴纳各种税费,偷税、漏税也面临处罚,甚至面临刑事责任。(3)小金库问题。个人老板自己说了算,卖了钱直接装口袋就行了,而国有企业是需要真实地做账,如果没有真实地做账反映,私自存储的话,就形成了小金库,领导要承担违法违纪甚至是刑事责任。
解决方法:为了防止整合过程中私自生产的问题,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经常性地进行专项审计监督,从某些细节发现蛛丝马迹。如发现真的存在私自生产等违法的经营行为时,要及时地和本企业领导进行沟通,并言明利害关系,在适当的情况下及时和上级主管领导进行说明。要坚决杜绝违法生产的问题。如果存在涉及财务、工商、税务问题,由上级部门督促本企业改正错误,本企业要积极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弥补因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在进行专项审计的过程中发现本企业存在“小金库”问题时,上级主管部门要坚决纠这样的不法之风,查收“小金库”所得,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如果涉及犯罪的,并通过相关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
2.加强对资金的审计监督。资源整合其实就是拿钱从个人煤老板或地方性煤矿主手里买51%以上的资产或资源,从而达到绝对控股,而进行控制性生产的目的。在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可能支付了不能拿出依据的钱,例如:涉及到的乡村利益问题;原来个体煤老板办理各种证件的时候支付的一些费用等。甚至可能存在签订假协议从中套钱的现象。这就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要经常性地对资源整合矿井进行专项的审计,查看相关的协议,和相关协议进行认真比对,看有无相互矛盾之处。认真核实对方提供的要求支付款项的材料依据,国有企业支付的证明依据,银行转款明细。对相关的人员进行询问,支付款项时要注明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有有效经济合同或相关证明材料。对收款方进行函证并通过相关证据确认款项支付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检查财务支付手续的审批是否符合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堵塞资金的支付漏洞,保证资金的支付合法性,防范贪污、侵占、挪用货币资金等行为。同时,也确保财务手续的办理符合规定。
3.进行采购与付款审计。资源整合矿井前期的投入大,为了以后的复工复产做准备,需要采购大量的矿用材料、设备、配件、支护器材、工程物资以及其他用于煤炭生产的物资,审计人员需要对以下的业务活动进行审计:(1)请购商品和劳务的业务,检查企业对正常经营的所需物资的购买做出授权。如:供应部门根据仓库的库存做出的采购申请单及相关领导的批示。检查企业编制订购单,检查与采购相关订购单所指定的商品、劳务或其他资产等书面凭证。验收商品,从供应商处收到商品、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性能指标是否和订购单所列一致等。检查企业编制的付款凭证,确定供应商发票的内容和相关的验收单、订购单的一致性及供应商发票金额计算的正确性。付款检查,检查开出的支票、电汇或承兑汇票总额与所处理的付款凭单总额是否一致,支票、电汇或承兑汇票总额是否由财务部门签署支出,并确定收款人和金额与凭单内容一致。(2)加强采购与付款的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检查是否存在采购与付款交易不相容职务混岗现象,检查大宗采购与付款交易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权审批和交易的行为等。
4.进行销售与收款审计。煤炭行业的销售要重点审计企业签订的销售合同与实际的开票销售量,看之间是否存在差额,看其差额原因,检查其是否存在已销售未开票的非正常交易行为。煤炭在运输过程中一般约定了合理损耗,看登记的损耗是否在合理损耗之内,有无超损耗入账,如存在超损耗入账就要仔细检查其业务往来,看是否存在少开票多卖煤的不做账私自交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1)看其签订的销售合同合法性,是否存在虚假合同现象,询问相关领导该合同金额是否经过的集体决策。(2)检查企业的发运单据看其发出的数量、价格、销售金额、开票日期等内容是否和该合同的约定一致。(3)存在赊销情况的要检查该项业务是否有经相关领导批准赊销的书面材料。(4)看企业是否依据销售合同上规定的销量、金额开出的发票,检查销售发票计价和计算的正确性,是否存在遗漏、重复、错误计价或其他差错。(5)检查销售账务处理,是否区分赊销、现销,是否按销售发票编制转账凭证或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再据以登记销售明细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检查已处理的销售发票上的销售金额与会计记录金额是否一致。(6)检查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按规定计提了坏账准备。(7)检查销售收入是否及时入账,应收账款的催收是否及时进行,坏账核销和应收票据的管理是否符合规定等。
5.进行工程项目专项审计。由于原矿井断面小,生产工艺落后,安全设施不健全等造成生产能力不足,资源整合矿井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等,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矿建、基建改造工程,并且投资金额非常巨大,动则上亿甚至几亿、几十亿的投资比比皆是,所以工程项目审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要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始,看其是否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核批准,聘请专业人员审核其工程是否与工程图纸相符,是否存在超计划、项目概算超投资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现象的发生。是否存在为了某种利益,采取种种方式规避招标,虚假的招投标,甚至违法搞邀请招标,或相互串通,掩人耳目,搞“明招暗定”。检查其工程月报进度和预算金额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超预算金额支付情况。检查工程月报或工程结算书是否经相关领导、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及中介机构的审批。财务做账是依据月报或结算书金额所开的发票,要检查开票金额与月报或结算书金额的一致性。检查财务付款手续是否按照本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有无越权审批支付的情况。
重点检查一些小的成本工程,此类工程金额不算太大可能也就是几十万元,但是项目多,漏洞大,检查看该项目的真实性,是否存在根本就没有施工,建设单位为了套取资金,而找一些施工单位做的虚假工程月报或结算书。
总之,通过审计企业的各种经营业务,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审查和鉴证有关经济效益和经济活动,揭露经济资料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会计资料及其他各种经济资料,应该真实、正确、合理、合法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事实,通过审计的检查监督,不仅可以揭露出经济资料的错误和舞弊,而且还可以揭发经济业务中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进一步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和考查有关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揭露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正之风,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促进经济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内控制度建设和完善,促进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审计通过揭露和制止、处罚等手段,来制约经济活动中各种消极因素,有助于各种经济责任的正确履行,有助于企业经营的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临汾矿业管理分公司 山西 030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