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监狱报

2011-12-31 00:00:00王帆冯超然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文章通过调研,肯定了监狱《新生报》感化、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办好《新生报》的建议。
   关键词:监狱 新生报 作用 不足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86-02
  
   调查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监狱,是我国监狱管理发展与奋斗的目标。作为监狱重要的文化载体,《新生报》的开办,标志着监狱文化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影响步入了新的阶段。本文通过对《新生报》的调查分析,旨在使监狱报纸在内容、形式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更科学的定位,以便增强思想文化对服刑人员的巨大影响力和改造力,为其顺利回归社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奠定扎实的精神基础。
   调查对象:部分国内监狱参与监狱报刊编订工作的狱警、服刑人员及服刑人员亲属。
   调查内容:监狱报纸的稿件来源、作品内容、办报理念、报纸的内容与形式,对服刑人员政治思想、认知文化、回归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调查时间:2011年6月。
  
   监狱《新生报》是一种专业报、行业报,它是以监狱为特定投放区域,以服刑人员为特殊读者群体的报纸。监狱《新生报》作为辅助服刑人员改造的一种手段,具有其它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监管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服刑人员的窗口,同时也是对服刑人员进行感化、教育、改造的又一战场。目前,监狱《新生报》需要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变革,以适应新时期对服刑人员改造的需要。
   《新生报》的开办,标志着监狱文化对服刑人员的改造进入了新阶段,坚持长期办好《新生报》,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监狱文化,促其自我改造
   监狱,被认为是凄冷、单调的改造场所。罪犯和狱警天然的身份差别,自然形成了一种沟通屏障。《新生报》的开办,大大改善了传统的监狱环境。在畅通服刑人员信息沟通渠道,满足其社会认知需要;提高服刑人员思想文化素质,丰富监狱文化生活;辅助宣传教化与引导,营造稳定和谐的监管环境以及针对性推进服刑人员改造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调查显示,92%的服刑人员在看到《新生报》时都会心生悔意,特别是看到报纸上登载着自己的作品时,希望重新做人的欲望愈发强烈。接受调查的服刑人员,大多痛悔自己给家人和社会带来的伤害,真心诚意接受伏法改造。认罪悔过,是其接受改造的前提,有不少服刑人员在《新生报》影响下,走上了积极的自我改造道路。这是其新生的开端。
   二、加强沟通交流,增强其归属感
   服刑人员是一群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却又时刻牵动着与之相关联的人们心弦的特殊群体。高墙之内的他们,害怕孤独、寂寞,有着无尽的悔恨和思恋,这愈发让他们希望自己归属于一个群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享受亲情和爱,从而获得安全感。调查显示,受《新生报》及其潜在文化的感染,全国监狱约90%的服刑人员以监为家,安心伏法,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狱内服刑人员对抗改造,服刑人员之间的摩擦事件明显减少。强烈的归属感,确保了监狱内部的团结稳定,推动了监狱改造工作有序进行。
   三、丰富监狱生活,拓宽精神视野
   《新生报》的开办为监狱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首先,有助于启发服刑人员思考。他们通过生活日志、心灵体验、改造感言,及在阅读他人作品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发现、解决问题,逐渐培养了正确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这种自警自省的形式,促进了其外在行为的转变。其次,有助于安抚服刑人员情绪。他们入监后并非意味着完全与外界隔绝,家庭、友人等社会关系都可能引起其情绪波动,影响改造。《新生报》就是利用这一因素,充分发挥社会亲情对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作用,成为监狱精神文化建设的支点之一。调查中,100%的服刑人员认为,通过对《新生报》的阅读及参考,自己受到了极大鼓舞,增强了改造的信心和决心。再次,有助于促进服刑人员学习。通过阅读《新生报》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完善的制度支持下,他们坚持学习,有利于其法律意识、道德素养、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通过获取外界信息,来感知社会动态,对加速改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调查显示,78%的服刑人员参与过《新生报》的投稿,95%的服刑人员认为自己得到了提高,个别服刑人员实现了从文盲到《新生报》发稿的转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新生报》单一的内容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监管文化的要求以及对服刑人员思想改造的提高。因此,对《新生报》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力求能加速其发展:
   1.健全组织,确保质量。建立由监狱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担任总编、责编的办报组织机构,坚持样报的审核把关,及时提出指导性要求和意见,确保每期报纸舆论导向鲜明,内容生动丰富。监狱教改部门作为具体职能单位,可选派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素质强的狱警负责报纸编排等项事务。由政治思想过硬,政策性强的专职狱警负责及时发布国家监狱改造方面政策、规章和相关解疑,并对近期重要新闻发表时评。挑选遵规守纪、热爱写作的服刑人员参与撰稿。这样才可确保报纸的权威性及每期见报文章的高质量。
   2.找准定位,彰显特色。《新生报》的开办应始终秉承创新理念,把报纸的基本功能定位在“三个大力宣传”上,即大力宣传监狱“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管理理念;大力宣传服刑人员顺利完成刑罚过程的改造途径;大力宣传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功创业就业的典型事迹。充分发挥监狱报纸的舆论导向作用,使之成为狱警与服刑人员沟通交流的桥梁,成为增强服刑人员改造信心,弘扬狱内改造正气的有效载体。
   3.贴近实际,务求实效。为使监狱报纸真正面向服刑人员,满足其改造需要,除刊载国家相关政策,社会发展见闻,监狱工作思考,狱警帮教案例等,更好地发挥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的预期功效外,还可拓宽延伸其内容,满足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的服刑人员的阅读需求。针对女犯,可涉及妇幼保健类内容;针对少年犯,可涵盖专业文化知识和社会动态;针对中壮年犯,可多涉及技能培训知识。同时,为服刑人员提供表达心情,宣泄情绪,交流心得的平台,让他们始终保持着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对重新回归社会的美好憧憬。并以“新春心语”、“心理指南”、“改造导航”、“感悟人生”等多个专栏,以服刑人员的心里话、身边事,引导其积极改造。狱警还可在“警官寄语”栏目为其送上鼓励和祝愿,对其关心的问题给出回应和解答,紧跟新闻热点,做好深度报道,使其在大墙之内也同样感受世界的精彩和人生的时尚,激发服刑人员的爱国爱民热情和回归社会的欲望,有效促进监狱改造环境的和谐稳定。
   4.排版编辑,更趋科学合理。调查显示87%的人认为监狱《新生报》延续着以往的排版模式,单调乏味,不能引起服刑人员的足够注意。加之,随着服刑人员的素质越来越高,传统的排版编辑,已不能吸引其阅读,减弱了有效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提高的作用。因此,《新生报》的编排应该借鉴社会各大报纸的优点:一是在黑白版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版面色彩;二是在版面设计上,周密考虑稿件版式结构,力求主题鲜明,主次得当,中心突出,相互呼应。既要保证足够信息量,又能体现特定改造意图,引导服刑人员选择性阅读;三是在编排的文字走向上,尽可能用多变的走文形式,使版面分割合理,结构块状形态变化;四是标题规范求美,做到题文相符,力求突出主题;五是图片放置合理;六是严格运用规范标准宋体。这样《新生报》的版面会更加科学、合理、丰富、适用,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的阅读兴趣。
   5.发行可适当扩大受众群体。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监狱只是灰色、阴冷、严肃、神秘的地带,一切与之相关的信息屈指可数。因此,难免让社会与民众对此机构产生种种不解甚至误解,引起不良社会问题,给转型中的国家造成障碍。因此,报纸也可适当面向服刑人员亲属和普通民众发行,使亲朋及民众了解服刑人员的生活及其内心世界,减少对他们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在服刑期的罪恶感和民众对他们的舆论压力,为其出狱后重新做人打下基础,更广泛地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通过报纸这一媒介增加服刑人员、亲属、狱警之间的沟通互动,让狱警了解服刑人员的心境,让服刑人员感受亲情的温暖,无形缩短了帮教过程,真正树立起监狱文明执法,温情育人的社会形象。
   总之,通过实际考察与探索,既看到了《新生报》在服刑人员改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效,也看到了新形势下办报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不足与缺陷,但只要不断总结、学习与优化不同报纸的办报经验和优秀模式,不断探索监狱报纸发展的途径,一定会使《新生报》更加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达到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的针对性、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的目的。真正探索出一条适合监狱服刑人员改造工作的发展之路,使《新生报》成为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的强有力的工具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力量。
   [基金项目:此文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0年度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专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YX201011。指导教师:王金娜;参与调查编写人员:马振、乔泽政、陈丹、黄贺成、陈卫龙、齐东、崔雪松、武师尧]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08级警察管理系汉语言文学班 河北保定 071000)
  (责编:陈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