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不同服务模式,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模式 发展趋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78-02
在21世纪已经来临的时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知识更新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一些特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经济,直接引领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中国在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知识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211工程》以及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配置创新资源,推动和促进国家创新活动。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信息资源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社会需求发生变化,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等诸方面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