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

2011-12-31 00:00:00张剑琼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文章对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企业文化发展必然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 企业文化建设 现状 趋势 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76-01
  
   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新形势。国际上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正在改变着我国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冲击着多年来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时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创造更好的环境,以更好的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多年来,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有的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企业文化可言,而多数企业尽管有企业文化,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总的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文化缺乏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能够产生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独特性。而我国大多数企业文化似曾相识,具有鲜明个性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不明确,盲目照搬照抄;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未建立在对企业现有状况正确判断的基础之上。例如当前很多的国有企业都呈现出一种“宣传部”式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建设变成各种时事政策的宣传教育,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热点很多,重点没有。另外还有企业文化内容政治化,突出表现在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混为一谈,以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全盘替代企业文化建设。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很多企业家并不明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置于企业经营的战略高度,仅仅是为了装扮门面,或为了赶时髦,热衷于作表面文章,提出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定个条例,写一曲厂歌,定一个标志,统一公司服装,再搞一些文艺体育活动,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并没有将在市场条件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文化作为能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仅仅作为一种面纱来对待。这就是相当多企业文化建设形式上热火,收效却甚微的主要原因。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过于狭义,认为把企业的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好了,就是建立了企业文化;有的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完全等同;有的则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凡此种种,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狭隘理解,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
   3.企业文化不被广大员工所认同。企业文化应该是被整个企业,上到企业家,下到普通员工乃至企业临时聘用人员所接受的文化。但在当前很多企业里,企业文化都是“老板式”的企业文化。这里的“老板”不仅仅特指私营或民营企业业主,也泛指集体或国有企业中的“灵魂人物”,这些老板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作用突出,由此形成了一些不好的症状,诸如老板的个性即企业的个性,老板的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还有的企业文化构建适应的对象是老板的意志而非市场的意志。这样就扭曲了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使企业文化建设既缺乏稳定性也缺乏系统性。这些企业文化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治”色彩。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经过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应该认识到,在新的经济形势以及国际竞争压力下,我国企业文化有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因而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
   4.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三、企业文化建设思路
   社会转型必然对人们的信仰、追求、价值观、社会文化等产生较大影响,也必然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有新的思路。
   1.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与统一行为的形成,它要求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倡导团队精神。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性。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优良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氛围,使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更主要的是协同企业组织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甚至每个员工都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3.树立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企业CI。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并且在不断地创造新的价值。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动力”源,其能量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政策、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职工、每个产品上,也辐射到企业的外部。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各部门协同行动,形成整体,发挥合力,全面推进企业CI,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
   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深入进行宣传教育,要以坚定的信心、坚韧的干劲,长抓不懈,让教育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工作中、每一个角落、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人人、时时、处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4.企业文化更注重于提升品牌价值,树立品牌信仰。品牌日益创造着巨大的价值。最大的国际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甚至大于许多国家本身的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看待已经超越了其表面,更关注有关该品牌的一切。
   “品牌信仰”是一种国际管理界主流导向。它是集文化管理、文化营销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导向。它以“内外参与”为核心,引导企业从品牌文化到品牌信仰的转化。这种转化是通过理念、形象、组织和外部沟通一系列的方法步骤,让消费者通过参与企业文化过程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进而形成一种消费信仰,这是品牌建设的最高层次。它需要形成一种能将公司及其品牌以一种和谐同一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公司理念。消费者通过系列的参与式的价值观沟通过程,对品牌以至企业从认识到认可、从认可到满意、从满意到认同、从认同到信赖、从信赖到忠诚、从忠诚到信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而一旦成功,通向市场引领者的优势就能够永续地保持。
  
   参考文献:
   1.王金宗.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路.现代企业教育,2002(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