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内部审计作为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方法,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文章剖析了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职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内部审计职能发挥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06-01
内部审计是指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对本单位及其下属单位所实施的审计。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内部控制的需要,建立和实施内部审计制度。它主要服务于单位的经营管理,也可以服务于单位的所有权监督,本质上属于监督执行机构,可以隶属于最高管理者,也可以隶属于监事会或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不得隶属于财会机构。通过经济审核检查实际执行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比外部审计更经常、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工作,能从本单位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动实施审计活动,作出审计判断,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能更有效地帮助本单位实现目标,增加价值。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
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危机的出现,促进了我国企业对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对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各企业都开始积极实施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一些企业在组织结构建设过程中也建立了审计部门,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兼任内部审计工作,内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和权威性不高,致使审计机构和内审人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几乎形同虚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也不够,对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它的双重角色和自身的局限性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从而制约了审计职能的发挥。
审计范围狭窄,只是在年终对企业整体资金使用、经营效果等情况进行了解,仅仅局限于对财务账表的差错防弊以及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查证上,忽视了经营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不便于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职能。经济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最基本的职能,是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本单位的制度规定,对被审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监督各部门按既定的目标计划,认真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要求,为企业的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服务。
2.经济评价的职能。经济评价就是通过内审检查,评定被审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按照目标和决策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将运行好的部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向其他部门推荐,供大家参考学习,有利于各部门之间取长补短,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
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职能的发展。内部审计部门逐渐与财务分离转为由企业最高管理层领导的独立机构。内部审计的地位越来越高,职能范围也越来越广,由监督发展到服务、咨询等多个方面。
2.内部审计职责的发展。由单纯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不断的完善管理中谋求发展,经营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导致的风险加大和效益下降。企业必须实现自我约束,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
四、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对策
1.转变观念,走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误区。内部审计属于企业的内部事务,要靠企业自身来解决。发展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关键是要转变企业最高决策层领导的观念,使其改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才能对内部审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企业领导必须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企业管理机构,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将内部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审计走过场,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2.建立内部审计模式,保障内部审计机构权限。内部审计机构必须从财务中独立出来,并由企业最高管理层领导,以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具有履行职责所必须的权限;在企业内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内部审计旨在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并不是挑某个部门、某个人的毛病,使各部门都能积极配合内部审计的开展。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部门,不能参与日常的具体管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审人员保持独立,避免陷入日常的系统设置和运行,偏离专业检查的方向,便于对系统作出客观的观察和建议。如果偶尔分配内部审计人员从事非审计工作,应当明确他们不是在起内部审计的作用。
3.转变工作重心及方法。内部审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目的是为本企业增加价值,所以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单纯财务审计转移到经济效益审计上来,即由过去的财务检查系统向管理控制系统的转变,从查错防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
企业内的所有职能部门都必须加以管理,而且都将得益于独立客观的检查。
4.建立良好的企业内部关系。内部审计和各部门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沟通的有效性,也是内部审计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要注意各职能部门对内部审计的态度,树立内部审计在管理控制检查方面的权威性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形象。
5.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必须进行后续审计,以确保对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适当的行动,报告中的某些审计发现可能很重要,需要管理部门采取行动,在它们被纠正后应由内审部门进行监督,并确认已经采取纠正行动,达到要求的结果;或者确认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报告中的审计结果不采取纠正措施而产生的风险。
6.扩大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范围,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原有的内部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财务专业的,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单凭原内部审计人员已不能适应现代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必须尽快充实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内部审计人员的聘用应优先选用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从业人员,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教育来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企业应为内审人员创造学习、进修及深造的机会,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使之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秋生.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严志芳.关于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的思考[J].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