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011-12-31 00:00:00周玉贞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审计信息化是强化审计监督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论述了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设议,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 审计信息化 重要性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00-02
  
   上世纪80年代,办公自动化首先运用于大型企业经营管理之中,90年代,政府部门全面推行信息化建设,2000年列入国家“十五计划”,随着电子政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党政专网全面启动,作为电子政务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信息化工程也随之展开。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审计工作,并负责审计信息化建设,现就基层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及发展途径作以下论述和探讨。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审计信息化是强化审计监督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正朝着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给整个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都展现了巨大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在高速增长,信息技术在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作为审计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趋向普及。审计机关必须顺应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客观要求,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审计理念,合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审计监督,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进一步完善审计职能,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2.审计信息化是实现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审计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推进审计发展必须坚持创新。目前我国的审计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大部分审计机关审计模式才由账目基础审计向制度基础审计的转变,即审计方法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方法。要实现我国审计事业跨越式发展,赶超世界先进审计水平,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3.审计信息化是审计工作转型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审计发展规划的有效平台。一方面,可以改善审计机关的整体知识结构,造就一支可支撑现代审计条件下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健全分层次的审计数据库,从而对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质量控制、人力资源整合和审计成果运用等,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平台支持。进一步整合审计资源,使各级审计机关、每个审计人员、各个审计项目共同形成一个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内部封闭、外部开放的审计监督系统,把分散的审计力量进一步聚合,对国家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进行密切跟踪和有效监督,从而进一步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
   二、我国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概述
   (一)审计署2002年确立了“金审工程”
   “金审工程”是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简称,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确定的12个重点业务系统之一,是国家确定加快建设的六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项目之一,2002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审计署提出的可行性建设报告,金审工程成为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批复的第一个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
   2004年至2008年审计署相继出台了《2004至2007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对地方审计机关下发了三个指导意见,一是2004年的《2004年审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二是2005年的《地方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三是2010年3月的《审计署关于2010至2011年对地方审计信息化建设任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各级审计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力度,为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信息化支撑。
   与此同时,2004年底金审一期项目研制开发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