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薪酬激励作为激励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如何建立符合高校教师特点、最大限度发挥激励作用的薪酬制度,成为众多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文章从薪酬激励的角度,对高校薪酬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当期与延期分配、短期与长期激励,对完善我国薪酬制度进行探析。
关键词:激励 高校 薪酬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15-02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而剩下70%~80%的潜能的发挥是需要靠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管理的核心,而薪酬激励又是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如果能够真正发挥好高校薪酬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就可以达到高校与教师“双赢”的目的,一方面对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满足个人需要、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一、薪酬激励概述及其作用
1.薪酬激励概述。薪酬激励是指通过合理的薪酬制度设计和薪酬结构分配,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组织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收入分配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普遍采用并且最有效的激励方法。即使薪酬总额相同,但其支付的方式不同,会取得不同的激励效果,实现薪酬效能的最大化,是每个组织追求的目标。
2.薪酬激励在我国高校中的作用。高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高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更好地完成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如何吸引、稳定、激发这支队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薪酬激励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最低的激励成本获取最佳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