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发展观内涵要求的核心内容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基于我国农地利用的现状,解决我国农地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迫在眉睫,我们应从制度上、法律上对农业予以支持,促进农地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经济增长方式 农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79-02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要抱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着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国情出发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去研究、制定、实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措施的思想和主张,其内涵要求为:
1.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们在各种生产实践中,早已总结出某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例如:在农业方面,我国古代从殷商以后逐渐学会了施肥,以增加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从而改变了过去“游农”状态,开始定居在某一地区发展、繁衍,学会植树造林、培植各种优良品种等。在工业方面,我们不仅使用一些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作为原材料投入生产过程,还十分注意一些废旧物质的回收、利用,许多造纸、化工、钢铁等等原材料,都靠这种可持续生产方式进行,包括近年来我们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视,都是为了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需要生存、繁衍、提高生活水平,可持续发展将是永恒主题,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稀缺性和人的欲望无限性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经济学的出发点要求的。由于人们的欲望无限,而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资源又是相对稀缺的,这就不仅需要将现有的有限且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配置到人们急需的地方去,使之得到合理利用,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想办法如何使现有资源保持再生产,乃至通过创新去开发新资源。出于此目的,理论界提出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循环经济正是与那种急功近利的、掠夺性的、靠破坏资源的方式去追求一时的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相反的经济发展方式。
2.科学发展观要求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保持一个适当的发展速度。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遵从其内在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不能例外,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收到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想效果;否则,只从主观愿望出发,急于求成,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就会欲速不达,甚至遭到“拔苗助长”的恶果。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研究,我们越来越注重去区别增长速度与发展效果。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情况下,人们没有注意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用自然资源的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速度增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速度与效益是两回事,经济的高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自然资源的高度耗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给了人们以严重的警示,我们常常提到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是,人们首先应该在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超越自然规律地改造自然,只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伤害。近年来,环境问题、土壤问题、气候问题等都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我们也应更加地重视如何在适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发挥人们的生产能力,适当地去改造自然,而不是去单纯地追求速度。
3.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分配利用资源是一切社会微观、宏观经济发展共同的愿望。在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中,资源配置机制不同,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结果会有不同。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时代,采取完全分散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对经济毫无作为,各私人经济主体完全靠价值规律这只市场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去引导,进行分散决策。在这种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下,尽管理论上假定作为经济主体的“经济人”其利己行为“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前提,但谁又能确保这些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的经济主体能够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会充分考虑不伤害他人利益,特别是不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呢?故在这种以私有制为基础,完全分散的决策机制下,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分配使用资源是很难做到的。在凯恩斯以国家干预理论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产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施“混合经济制度”,用国家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去矫正“市场失灵”,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造成的效率损失。但真正能够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分配利用资源的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虽然改变了传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了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会远远大于资本主义混合市场经济;企业行为虽然由市场价格机制引导,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又会在政策上引导市场,这对于那些为单纯追求私人利益而破坏资源、影响全局和长远利益行为的抵制能力会大大增强。不过制度上的可行性并不等于行为的现实性,这种现实性除了要求制度的保证之外,关键还在于由科学认识而产生的自觉性去驱使。应该说,初步认识到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资源,也只是经过这些沉痛教训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才逐渐开始的,而且,也仅仅是“初步认识到”,远没有在政策上、行动上彻底地付诸实施。
4.科学发展观要求发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异常丰富,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的经济大国,对这一问题的清楚认识非常必要,而且对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充足的人力资源,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本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问题。在一切资源中,无非可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两大类,在这两大类资源中,人力资源支配着物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目前中外大量的实践案例,还是很多年前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揭示的数据(生产中K的作用占1/3,L的作用占2/3)都在证实这一结论。为此,“以人为本”、“科技兴国”等已成为一些国家的口号或国策。当然,我国也已经这样喊了多年,但笔者总是觉得理论、政策的提出到实践落实之间不仅差距大,而且还看不清实际的步骤。
中国是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经济大国。但是,由于再生资源有限,人口增长控制得不好,建国仅半个世纪,人口增长到了建国初期的三倍,为此,人均资源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最后只落得人口大国这一称呼了。人口或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不同的是,它既是生产力,又是消费力。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过于注重其生产力方面,没有注意其消费力方面,不抓计划生育,结果人口泛滥,使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比例失调;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对其生产力方面又有一定程度的忽略,注重在岗人员充分发挥效率方面有余,对如何安排大批下岗待业人员、使其发挥生产力的作用方面显得不足,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相当程度地浪费。科学发展观不能不充分研究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资源在中国的特殊性,以便于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作用。
综上,我们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中处处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其核心要求。所谓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西方经济学中并没有专门的论述,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大家也普遍认为可分为粗放的和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促进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转变,以促进经济由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发展,转变过去依靠巨大的资源耗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注重人力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本的作用,实现社会资源的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在同一经济体内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与各部门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存在着重要的相关性。农业部门一般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其经济增长方式则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工业部门则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其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这种部门的差异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车,工业化的发展虽然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但这种部门间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对于我国来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为重要,因为部门发展的协调是关系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传统农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农业经营主要采用小农的经营方式,耕作工具和方法极为简单和传统,农业新品种和化肥的研发与使用几乎为零。所以传统农业的生产主要依靠自然资源(N)和劳动力(L)的投入(如图1所示),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可以选择不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投入的组合生产一定量的农业产出。从农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受生产力发展和自然环境的限制,人们先选择多投入自然资源、少投入人力资源的资源配置组合,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组合逐渐向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减少自然资源投入变化。如图1所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一定的产量水平上,A→B的移动就反映着资源配置的变化,实际上也反映着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
现代农业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工业的发展相类似,它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与资本和劳动的结合,来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农业产出的提高。图2所示的是三种不同的技术进步类型,图2-a是资本耗费型技术进步,图2-b是劳动耗费型技术进步,图2-c是中性技术进步。
我们要根据我国农村的资源禀赋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类型。我国农业资源的特点是农业劳动力极其丰富,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缺少一定资金支持,那么根据我国的资源特点选择技术进步可能就会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所以,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考虑资源禀赋条件和部门的协调发展问题,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也是要多方面协调发挥作用的。
三、关于农地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建议
我国农地特别是耕地总体上来自资源不足,质量水平低,人多地少,分布不均,耕地退化严重,后备耕地资源严重缺乏。近年来在农地非农化的过程中,农地更是遭到很大破坏,农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地的适度非农化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无害的,但是过度转化就会对农业乃至全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基于我国农地利用现状,保护农地,实现农地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1.加强制度建设。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农地流转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等都不健全,不能有效实现农地可持续利用。目前我国农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户,农户对于农地的使用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虽然我们一再使这种使用权更长久地不变,但还是有一些农户为了眼前利益,不爱惜耕地,现在农户把耕地上的肥沃土层出卖给城市家庭小菜园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国家现在给农民的支持政策很多,农业税取消了,不种地也可以得到直补钱,而且农民种地的劳动付出越来越少了,相当部分都机械化了,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土地上的劳动时间只有两个月,其他时间都是闲的,而收入却比城里的下岗职工多得多,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的耗费。也就是说,在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下,在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和各项优惠政策下,实际上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与农地制度问题息息相关,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现在很多学者都提出回到集体时代去,从保护农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讲,也未尝不可,现在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相当多数都是集体化时期的成果,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对这一建设投入相对来讲要少得多。促进土地有效利用,我们加速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我们开始农地征用,但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政府、农户往往从短期经济效益出发,破坏了大量农地,对农地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农民把耕地让出去了,得到了一笔钱,但是立命之本没有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没有地,楼房迟迟不给建,若没有一技之长,如何生存?各种配套措施至少应和征地同时发挥作用,这样才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2.加强农地保护意识、健全农地保护立法。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教育和宣传,强化全民的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农地特别是耕地于我国的紧迫性、树立全民保护土地、保护耕地的危机感。我国土地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执行力度和宣传力度都不够,如关于宅基地用地问题在《土地管理法》中有明确规定,但农村宅基地超标现象普遍存在,一户两宅、一户多宅也并不少见,应加大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切实保护耕地。
3.不断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应加大农业投入,兴建一大批水利工程,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广有利于深耕晒土、提高地温、改善土壤条件的实用机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养地作物及绿肥的种植,提高施肥技术,合理轮茬,改良品种,建立耕地的动态监测系统,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特别是吸引民间资本投向农业部门,给予农业规模经营于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吸引资金,加大宣传,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体现土地的资本价值,促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地及劳动的生产力,实现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
此外,还要加大各种投入,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素质,无论是在农业非农化的过程中,还是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民始终应作为主要的劳动投入要素。而客观上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素质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这就需要加强科技、教育投入,继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素质培养,实现农业部门真正的内涵式增长。只有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素质,特别是人力资本素质,才能保证农村土地劳动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同时提高,才能保证农地规模经营后的农业劳动力的成功转移。这不仅是关系到农业发展,更是关系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编号:2011B1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06JJD790015);四平市社科项目:四平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