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选择。而对制约创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对策是提高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制约 创新因素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21-02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选择。因此,努力排除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制约因素,不断增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当前制约创新的因素
创新,也叫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搞好创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创新的系统内制约创新的因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创新的主体来看,惯性的思维习惯和直观性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的思维制约因素
1.中国特殊地球环境和气候,形成了人们随遇而安和内需型的心理特征,不善于开拓。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内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培养了人特有的性格和心理。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三面环陆地,多山,是一个内陆型国家,这样的地理结构,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形成了人们封闭、保守的思想和心理意识。适宜的农作物生长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也造成了人们的小农思想和心理意识。
2.中国传统文化和漫长的封建社会宣扬的伦理思想,形成人们相对稳定和封闭想的思想,不利于开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就象征中国文化的“太极图”来说,整体上看,它是一个封闭的回环型图案,其实它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保守文化的鲜明体现。其次,我们经历了2000多年漫长封建社会,其主导思想是儒家文化,一方面他宣扬的是“忠君救国”,制造的只有顺民,敢怒不敢言者。另一方面,是“重农拟商”的思想,传统的封建社会忽视了商业的发展,限制了物品的流通和往来,造成了人“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哀及思维的单一性和直观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人们死死地限制在一个地方,使人们不知外面的天地有多大,形成的是“井底之蛙”的眼光和“夜郎自大”的心理。
3.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不利于人们思维全面性和创新性的培养和提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总是直观的。爱因斯坦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他认为中国的圣哲没有严格的抽象逻辑思维,没有系统实验的价值趋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们受教育、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人的修养,锻炼人的思维,而是为了做官。到今天,我们的教育制度,依然注重“吸收的知识”,而轻视“思维的训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学生提高的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考试的方法和技巧。所以,中国人思维的特点是凭借知觉,认识事物的方法不是分析的,而是感觉的,不是准确的,而是模糊的,这样就不利于掌握事物内在的本质和其运动规律。抽象逻辑思维意识不强,就直接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出现。这就是近代工业化以来,中华民族落后,而西欧却崛起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就创新的社会价值来看,权利本位的价值趋向,是创新的社会价值制约因素
犹太裔的美国人仅占美国人的3%,但却拥有全美国30%的财富,这主要是因为犹太人民族的价值趋向上把知识放到一个崇高的地位。“只要把女儿嫁给学者,倾家荡产也再所不惜。”犹太妇女在结婚以后,一般不再工作,主要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教育。在犹太人的家里书架是不能放在墙角的,因为那是对知识的亵渎。所以经济发展快,很大程度上也和它的知识地位价值趋向有关。伽里略说:“求知是人的本性。”而中国人的价值趋向是权利本位,“学而优则仕”,读书的目的不是求知,而是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为专制制度需要的是惟命是从的奴才,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就创新的社会机制看,不良的社会体制与机制,是制约创新的社会制度因素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性的高级表现,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好的体制是创新的动力,对创新起着规范,引导、激励等作用,坏的体制则阻碍理论和实践创新。目前制约创新的社会制度因素主要是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的不配套、不完善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1.领导方式的专制主义余毒的因素。创新是一个“求真”的过程,是一个自愿自觉的精神性活动,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由于认识对象与他事物的联系非常复杂,处于不断运动的过程中,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有时并不一致,加上主体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因此,创新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挫折和失败不可避免,如果缺乏宽容的心态就是扼杀创新。因此,宽容和多元化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真理和科学也从来都是民主和宽容的产儿。中国的创新如此之少,与中国长期的专制余毒的存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历代王朝对于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采用的方法可以说是千篇一律,要么笼络使之为我所用,无法笼络则杀之而后快。乾隆皇帝在位60年,共发生了130多起文字狱,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中国历代王朝对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的压制是不绝于书的。所以,要实现创新,必须要清除领导方式的专制。目前,封建的领导方式的毒瘤还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存在,在其行为上的种种表现,直接干扰着创新。
2.不合理的人事和人才管理阻碍了对人才与创新能力的自主发挥。具体表现:一是计划经济管理观念的阻碍,论资排辈、大锅饭、铁饭碗等弊端仍在很多地方严重存在;二是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谁是真正的创新人才,如何评价,难以科学判断;三是由于社会保障、户籍等改革与之不配套,能上不能下、能进而难出,人才难以合理流动;四是科研奖励、分配等管理制度尚不能保证对创新人才的有效支持和激励,等等,这些都是创新的阻碍因素。
3.教育体制的改革相对落后,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需求不相适应,是创新的基础性制约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观念、体制、结构、内容、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色是唯父母之命、师道尊严,家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绝对的权威。培养孩子听话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使孩子从小就缺乏创新意识。其次,受现在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的影响,目前教育部门还停留在分数的怪圈,分数第一、文凭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与创新思维的养成密切相关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训练却十分欠缺。
二、克服制约创新因素的对策与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本世纪,中国能否搞好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针对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制约因素,通过有序的、全面配套的改革,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才有可能增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
(一)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思维方式上由习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转变,为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假如我们在思维方式上墨守陈规,既不敢突破前人,又不能超越自我,当然就谈不上任何创新了。特别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最大变化就是已进入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了。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在竞争中,谁能率先,谁能独占鳌头,就看是否具有创新的自觉性和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了。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车道,而且我国不是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现代化道路,而是在高科技时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当代世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一个大的不同点就是,知识的创新性上要求高。所以,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思维方式的要求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强烈。并且,创新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要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必须实现由惯性思维向创新思维的转变。
(二)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为创新提供人才基础
创新离不开创新的人才,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当前,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新型教育体制。
1.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更要成为提高他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业意识的摇篮。在教学方法上,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开展研讨式、问题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改变重理论概念灌输,轻方法和主动求知能力培养的做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鼓励冒尖,让每个学生的专长都得到发挥,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宽松的条件,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改革现有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长期以来“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招生考试状况,是我国的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建立多种选择、更加科学和工整的高等教育招生选拔制度势在必行。
3.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应朝着能力型、外向型、通才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学技术也日益全球化,因此科学技术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内容,改变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上,应从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从专业型向通才型发展,从本土化向国际化发展,给学生宽口径、复合性的知识结构。高校教师要努力把世界各国在本学科、本行业方面最新的科学知识、游戏规则、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要善于从网上吸收最新的信息并传授给学生。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高等教育可从刚性教学计划向弹性教学计划转变。通过实行弹性学习制、远程教育等,逐步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
第四,要把理想教育、道德品德修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创新人才的素质要适应现代社会对发展变革的需要,不仅应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扎实的知识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抵御西方价值观、西方腐朽思想的能力。因此,从小就应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创新人才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培养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勇于奉献、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具备更为深厚的基础。
(三)建设先进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1.鼓励创新精神。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前提下,大力提倡批判思考,敢于向现有学说或权威提出疑义或挑战。鼓励创新的胆略和魄力,不怕失败,勇于冒险。尤其提倡在世界科技前沿上的大胆探索。
2.保护个性,宽以待人。创新人才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人格开放,善于坦陈己见;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勇于独辟蹊径;尤其是年轻人,思想敏捷,棱角鲜明,无拘无束,不畏权威,敢说敢干。因此,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宽容个性,不要动不动就指责他们狂、傲、稚嫩,甚至打、压、冷落、搁置不用,很多创新人才,创新思想就是在这种迂腐的观念和文化中被埋没了。我们不但要保护个性、容忍个性,而且要鼓励张扬个人优势施展个人才华,形成宽松适宜、丰富多彩、百花争艳的创新文化氛围。
3.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很多创新思想和重大成果的产生,无不来自于民主的沃土,来源于不同观点的争鸣和碰撞。弘扬学术民主,就必须革除学术上的官僚主义。当前,学术上明显存在一些官僚主义现象,重要科研课题要“名专家”挂帅,课题申报要“名专家”挂名牵头,立项、鉴定、评奖、晋职等名专家意见更是举足轻重,甚至有些人成了这方面的“职业专家”。实践证明,有些“名专家”以自己的知识面、主观意志甚至个人好恶为依据,加之评价体系和机制的缺陷,使不少有创新潜力的课题和“无名小卒”难以过关;不少有创新才华的年轻人多年“打工”,无机会表述自己的创新观点,无法从事所喜爱的创新性研究;“论资排辈”、“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许多创新人才的黄金年华浪费掉,人才大量流失,客观上压抑、扼杀了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因此,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学术环境,革除一切障碍创新思维迸发的障碍,让更多具有创新才能的人畅所欲言,才是使创新思想和新一代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的根本保证。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创新提供制度性保障
1.提供创新平台,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为创新提出良好的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是造就大批创新人才的根本制度保证。首先,应把竞争机制作为人才管理制度的核心。目前,事业单位正在实施人员聘任合同制。要借此良机,建立起用人的竞争机制,提高人才队伍质量。首先要下决心解决“出”的问题,大力精简冗员人员;通过公开竞争,不拘一格招聘选拔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其次,要坚决改革传统的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公平竞争上岗。通过竞争和考评,使那些已不称职的人(不管资格多老)离开岗位,腾出位置来,使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不管资历深浅)担当重任。动态考评、管理、使公平竞争经常化,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制度化。建立起科学先进的人才使用和晋升制度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是涌现更多创新人才、取得更多创新成果的制度保障。第三,实行收入与贡献挂钩的分配制度是激励创新的重要杠杆。可以通过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课题工资、绩效工资(奖励)等方式,拉开收入差距,动态增减,使其收入与其承担的任务和贡献相符。一些单位还可通过效益提成、股份、期权等形式激励创新和成果转化。真正使创新贡献大者得到高收入,鼓励一批创新人才先富起来。第四,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基金等政府资助项目,无论是采取公开招标还是申报等任何形式,关键要真正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尤其是在评审过程中,如何做到真正向创新人才倾斜、支持创新思想。在对项目支持的同时,更重视对创新人才的支持,鼓励他们提出创新性课题。要重实力而不是名声,重视那些不知名的单位和“小人物”,往往许多创新出自于他们。要谨防在评审中将一些创新思想扼杀。某种程度上将政府的科研资助也是一种风险投资。除了投入或资助机制外,重要的一点是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特别是评审人员是否真正慧眼识珠。在我国科技投入还较低的情况下,集中资金有效支持创新人才和项目更为必要。同时,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成果评价体系和奖励体系,避免滥竽充数,真正以此激励创新。
2.在国际开放的大系统中培养人才,建立人才回归工程。科技创新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人才资源的全球化流动,成为科技全球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放在国际开放的大系统中进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建立有效的吸引创新人才的机制,形成有出、有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面对对当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同时创造条件,时常让国内的创新人才到国外工作一段时间,这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回归工程,吸引国外留学并取得优异成就的创新人才回国,报效祖国。当前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和科技事业、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对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我们要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改善适宜于创新人才施展才能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真正做到以事业、感情和适当待遇留人并吸引人,并为创新人才(无论是否仍具有我国国籍还是已成为外籍华人)提供进出方便、来去自由的有利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回国或以各种形式为国效力。
(作者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河南南阳 473056)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