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浅析

2011-12-31 00:00:00王丽慧
经济师 2011年12期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电算会计理论的逐步成熟,从传统会计学中逐渐分离出一门独立的学科——会计电算化,它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电算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核算手段现代化,增强和提高会计信息搜集、整理、传输、反馈的数量、效率、灵敏度和准确度,将那些杰出的会计管理人才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发挥会计预测经济前景、加强经济管理、参与经济决策的智能,为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服务。
   关键词:会计电等化 会计理论 会计实务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016-03
  
   一、理论背景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机构积极参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应用会计电算化改变会计核算方法,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扩大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会计处理信息质量,并改变会计的内部控制和审计方法和技术,从而促进了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改善和促进会计管理改革,使得会计管理制度在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中发生根本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和机械操作,通过货币计量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的输入、存贮、加工、运算和输出,定期和不定期地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电子计算机是会计电算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工具,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历史并不长,但发展很快,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电算会计。初级电算会计是将电子计算机运用于某一方面的会计数据处理,其主要是模仿手工。本阶段的主要特色是单项应用。
   2.中级电算会计。中级电算会计阶段是从凭证处理到登记各种账簿、计算成本,从账簿记录到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数据查询和输出等。本阶段的主要特色是低水平的系统应用,但它的原则性、实用性、固化性、传统性太强,灵活性、随机性、扩张性、创造性不足;往往照顾共性太多,兼顾个性太少。
   3.高级电算会计。高级电算会计是系统地应用和网络运用的结合,告别单机或多机的单独工作方式,进入多级局域网工作方式。实现了会计数据分散输入,集中处理,从而实现远程网工作方式,相互通信,资源共享,并实现多用户、多任务同时操作。
   会计电算化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其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八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创新管理思想。电算会计处理数据的电子手段,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速度快、精度高、容量大、记忆强、判断准、反应迅速。电子手段客观上要求创新会计管理思想,它的主要特征是管理系统的开放型、数据对象的多元型、数据加工的立体型。
   2.创新管理模式。电算会计客观上要求创建一套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应与电子手段相适应,集核算、管理和决策于一体。
   3.促进网络建设。电算会计的推广和普及,将大大促进宏观的会计信息网络建设,它为系统内部、上级领导部门、企业集团的母公司乃至更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空间信息交流、检查和分析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手段。
   4.改善宏观调控。随着电算会计的普及与提高,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将会有较大改观,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将大为增强,宏观调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
   5.深化会计改革。电算会计不仅仅彻底改变了会计的工具,而且还将深刻影响会计核算的方式和方法,促使会计理论的创新,推进会计实务的发展,刷新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6.推动标准化进程。电算会计通过运行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核算软件来处理数据,软件设计的规范性和标准型,将大大减少难以预测的人为因素,从而推动会计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
   7.提升反馈速度。电算会计管理系统是开放型的,电子手段要求建立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反馈管理功能,并极大地提升反馈速度,进而实现随时提供最新会计信息。
   8.提高人员素质。电算会计意味着会计工作的现代化,它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电算会计的发展,将促进会计人员努力学习现代化会计理论和与电算会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优化知识、人员和队伍结构。
   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由于采用了新的会计工具和处理方法处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