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0年代,香港电影迎来了影视高峰期。于荣光进入香港发展,在香港发展的十几年中,他拍摄了近50部影片,与唐季礼、袁和平等大导演,李连杰、成龙、甄子丹等功夫巨星均有合作。1993年,于荣光与林青霞合作,拍摄了电影《东方不败》,并在香港一炮而红。
“那时候的香港很国际化,一到那,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不同,生活节奏很快。至今想来那段时间都是无法想象的事实,当你站在大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真正感受到国际化的快节奏。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影视方面的知识,毕竟那时的香港正处在影视最鼎盛的时期。”
1997年香港回归,而这一年也是于荣光事业的转折期,他开始向多方位发展。并在当年导演并主演了22集电视连续剧《平安事务所》,由此走上了制作人、导演的道路。2000年,以制作总监的身份制作了20集电视连续剧《真言》和18集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蔡希陶的故事》,后者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这仅仅是个开始。”于荣光喝了口红茶继续说道。“我觉得作为导演、制片人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博学多才。即使在香港拼搏那么多年,面对自己需要的东西时还是觉得不够。”2001年,于荣光就读北京广播学院,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也许是天生练就的本领,或者是后天形成的习惯,于荣光任何时候都处于学习的状态。随后,他以制作总监、制片人、主演等多重身份制作了20集电视连续剧《钱王》,该片获得中国电视剧金鹰奖。“这个职业要求演员需要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与阅历。就像你要饰演一个警察,不是你演了这个角色就可以了,而是要深深体会他的生活,要知道为什么他在抓到罪犯时脸上会显得那么兴奋。不是几句台词就能够打动观众的,而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让这个人物更加丰满。当你作为一个导演时,需要的阅历要比演员更多一些。导演指导的每一部影片都是对于人生的感悟和理解,而这个故事能不能打动观众就看导演能不能把故事讲得足够精彩了。”
2006年是于荣光事业双丰收的一年,由其监制、主演的36集大型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狼毒花》在全国热播后,引起强烈反响。记得当时人们这样谈论 :“《狼毒花》播出的时候,人们都不打麻将了,跑回家去看电视,播完不过瘾,还要再买碟看。”当我提到这些时,于荣光只是笑笑。他说,其实“狼毒花”这个名字是一种植物,它生长在沙漠的边缘,每当看到它就知道离绿洲不远了,而它既是一种剧毒性植物又是可入药的药材。“这是‘常发’的绰号,有两个含义,一方面他对敌人来说是剧毒危险致命的;而另一方面他对战友来说则是救命有帮助的。”
“常发”虽然是英雄,但未免英雄的太离谱了吧!居然一个人和几千人拼刺刀还不死?一个人喝了几百碗马奶酒就把一座城市征服?于荣光解释说这是把所有的英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两个例子的确很传奇,但是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把很多英雄人物的故事放在了一个人身上,这样大家才喜欢看。”于荣光毫不掩饰这就是一个主旋律电视剧,因为剧中的常发常常为别人活着:“这个社会多点为别人活着、多点关心别人的人该多好啊,这个社会该多和谐,这太有现实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