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分局计财处,黑龙江 建三江 156300)
1 模型的提出价值是一种万物中的有用性,本质是物质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所讨论和关心的价值是指人和物对于人的一种有用性,揭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稀缺创造了市场和市场的价格,供求的变化导致了价格的变化,价值决定了价格的总体水平。任何把价值与价格混同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价值虽然是主观的,但它决定于自然过程,是一种被决定了的主观评价,因而是客观在主观中的延伸。不但价值过程可以分为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而且价值自身也由自然部分和社会部分所构成,由于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被自然所决定了的,所以价值也是被自然所决定了的。商品对于人的价值正是人们消耗掉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吸收的能量决定的(包括生理能、心理能、自然能等),虽然有很多能量的名称我们还叫不出来。这些能构成了物品对于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人类社会从产生的那一天算起,它的主要矛盾就是人和自然的矛盾,人们生存的基础、意义和目的就是为了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发展自身。和这种基础、目的和意义相适应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因此,这种对于生命的意义就是生产力。张五常也认为目前货币的价值基础是生产力。
2 分析经济增长时把一个国家的人口和自然资源作为客观因素,而知识是主观因素,也有利于在计量知识价值时,测算知识价值和自然资源价值的转换。这两种不同能量的转换的研究对于价值守恒分析十分重要。目前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价值理论主要有三个: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研究劳动本身价值的科学的理论,但它不是研究商品全部价值的理论,主要是它忽视了价值组成中的自然资源价值;效用价值论以人的心理作为分析起点,使价值的计量十分困难,虽然它指出了价值的“有用性”定义,但是不能揭示价值的本质,也就是它不能揭示价值过程中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要素价值论则是一种成本价值理论,不能反映价值的全过程,只能反映其生产过程。本文提出的价值理论,可以称为“自然主义价值论”,也叫“生产力价值论”,它价值中的自然因素和价值运动的自然过程为基础,实现了价值过程自然与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3 价值的自然过程著名德国科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Wilhelm Ostwald)在他的《能量论》中指出,能量论不仅在物理科学中是普遍适用的,也可以有效的诠释生命和社会现象。生命的三个特征均是能量过程,有机体完全是在化学能的基础上被构造的,化学能是适合于生命的唯一的能量形式。最完善的有机体是能量最有效率地处置和转化对它的生命功能来说必需的能量的有机体。文明和文化进步的特征在于,改善为人的意图获取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然状态的能量的方法。
4 价值历史方程的求解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对价值本质的研究应当从最基础的环节着手,从人类起源的零点出发,逐步从一般性到特殊性进行研究和剥离,以此探求价值的本质和计量过程。把人类的主观认识纳入价值的研究是对研究不利但又不得不进行研究的路径。由于人的主观体系的不断深化使价值的主观性也不断增加,似乎距现代文明愈近使我们对事物的本质探讨愈加困难。人类历史的进化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过程,这种自然过程与其他自然过程一样,服从于“自然法则”的规律,向前演化;第二个阶段是动物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已经有了意识,由于意识的存在,就有了各种动物自身感应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各种动物自身的,在系统上是不相通的,认识体系上是独立的,比如老鼠对于猫和狗的价值是不一样的;第三个阶段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有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标准,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自然形成,由于分工及剩余产生了交换、市场和货币,归根到底仍是一个自然过程,但这一过程已经有了很深的人的印记,只要是发生了的和已经存在的都具有这种必然性。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市场中的价值计量和价格形成机制。我们先考察第一阶段,即人还没有进化到动物时,价值的含义。在人类最原始的基因中,价值过程完全是一种自然过程,表现为一种简单的能量传递过程:ERi=ER0±△ERB(10)ERi表示进入这种原始基因的自然资源,ER0表示这种原。
4.1 这里要特别注意进入人体的自然能和知识能对于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不同的人是不等的。例如,同样一种面包,一个饥饿的人和不饥的人食之进入人体的能量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往往先吃的一个面包进入人体的能量大于后吃的能量(这就是效用递减规律);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了以后得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同样一段音乐,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情下得到的愉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价值的自然过程也能解释效用价值理论。根据奥斯特瓦尔德(Friedrich Wilhelm Ostwald)的观点,这种过程也是一种能量过程,价值作为一种能量,如上所说反映自然能的运动过程,因而是守恒的。第二阶段是人演化为动物以后,开始有了感觉神经,进化过程使人有了条件反射。从此产生了人的认识系统,意识的产生使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作为一种心理能也是守恒的:EKi=EK0±△EKB(11)EKi表示进入这种原始基因的知识能量,EK0表示这种原始基因释放的知识能量,±△EKB表示这种原始基因中的知识能量的变化。进一步推论,这一过程是一个在人类信息系统下“自然价值”过程,方程可以进一步表示为:I:V=F(Rn,K)=VE(Rn+K)i=VE(Rn+K)0±△VE(Rn+K)B(12)I表示这种系统在人的信息系统下,价值是一种信息,价值过程表示为一种自然能的传导过程,这种能也是信息的一种。VE(Rn+K)i表示进入这种原始基因的自然资源能量所代表的价值,VE(Rn+K)0表示这种原始基因释放的自然资源能量所代表的价值,±△VE(Rn+K)B表示这种原始基因中的自然资源能量的变化所代表的价值。价值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货币前的市场物物交换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完全,人的感觉信息系统(I)和感觉信息的信息系统(Ⅱ)是分离的,也就是说物物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往往得不到真实的反映,正因为如此,人们自发地形成市场,就是在无意识中追求这两个信息系统的统
4.2 由于自发的、自然的因素,人们分居在各种不同的地方,有的地方适合于捕鱼,有的地方适合于种植,有的地方适合于狩猎,当渔民、农民、和牧民有了各自的剩余以后,他们生理上对于其他物品的需求,产生了交换的动机。开始的交换是偶然的、个别的、也并不是等价的。但由于市场的产生,很多人在一起交换,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种竞争性的选择使交换中的两种信息不断逼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价值中的各构成要素得到了求解。现在,我们求不同的自然资源的价值,在最初的原始的交换中,可消费的物品中不含人类的劳动和知识的成份,近似动物的交换行为,这种交换行为是基于条件反射的,如动物在争夺食品时,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自然食品中进行下意识的等价的选择并发生交换。假定在没有劳动和知识介入的情况下发生了以下的交换行为:一个单位野生稻谷=2个单位野生大麦一个单位野生稻谷=3个单位野生小麦一个单位野生稻谷=1.5个单位野生小米一个单位野生稻谷=2.5个单位野生玉米……这种基于本能的交换,产生了自然资源的价值计量方法,实现了自然能向价值能的转化,也就是在这种原始的状态下,人们对各种自然物的有用性进行了测量。这一交换过程是一个不断纠错的、渐进的、两个信息系统不断逼近的过程。
[1]张雄.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