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公共建筑和有大跨度要求的工业厂房,还是在住宅建筑领域,钢结构技术都得到了充分发展,钢结构住宅正逐渐走向工业化生产,这是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钢结构建筑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建筑,由于钢材的诸多特性,使得钢结构建筑具有自重轻、工厂化制造、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少等综合优势,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建筑的优势是全方位的。
上世纪50年代,钢结构全面进入住宅领域。再加上二战后住房紧缺,社会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大量住房问题,而钢结构住宅因其能进行工业化生产,建造速度快,迅速进入住宅领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大量应用钢结构建筑,发达国家钢材的性能和产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计算机也开始运用于钢结构建筑辅助设计领域,钢结构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日趋成熟。
上世纪70年代至今,钢结构和钢结构住宅技术在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深入发展并走向成熟。钢结构住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从欧洲、美洲的少数国家和地区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推广,目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钢结构住宅技术发展趋势尤为强劲。
特别是日本,由于地震频繁大量采用钢结构住宅。到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结构占18%,混凝土结构占11%,钢结构占71%。钢结构工业化住宅生产厂家规模比较大的有7-8家。
我国钢结构建筑起步晚主要是囿于早年钢铁产业欠发达、钢材紧缺的限制,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建筑业一直提倡节约用钢。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转而提倡合理用钢。随着我国钢产量突破亿吨大关,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建筑业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体系以取代传统的砖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用钢从钢筋、钢绞线向着钢梁、钢柱即主体结构为钢结构的方向发展。
1996年,建设部编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提出合理使用钢材,发展钢结构、开发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新技术等;1998年10月,建设部下发《关于建筑业进行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通知中推广的第8项新技术即是钢结构技术;2000年5月,全国建筑结构技术发展研讨会召开,会上成立了全国钢结构专家组,讨论了国家建筑钢结构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并提出2005年和2010年建筑用钢分别达到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和6%……
在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引导下,同时借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及经济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开始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工业厂房、仓库、冷库、高层建筑、办公大楼、多层停车场等。
我国正值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期,每年新增建筑20亿平方米,预计这一过程还要持续25至30年。但目前占我国建筑产业三分之一份额的住宅建筑市场,钢结构所占比例却非常之低,低到不足1%。
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13家钢结构企业对钢结构住宅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已建成了32个约3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项目。但是绝大多数厂家都采用“钢框架+砌体墙体+现浇楼板或压型钢板楼板”等体系,并未形成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住宅体系。
据了解,乘钢结构建筑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厂房及高层建筑之势,推广钢结构住宅已是蓄势待发,建设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2001年底,建设部发布了《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技术导则》,建设部科技司还组织了40项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开发,开展试点工程;2005年,建设部颁布《国家钢结构住宅国家标准图》;2009年我国第一部《钢结构住宅设计规范》颁布实施。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建筑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要义,钢结构建筑以其建设过程环保、可循环利用等优势,成为节能减排建筑的典范品种。
规范、标准已经相当完备又恰逢绿色建筑趋势正盛,而且对于开发商来讲,钢结构住宅具有建设周期短,质量有保证等成本优势……为何却迟迟推广不开?
“国家大力倡导绿色节能建筑后,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与我们合作,上马钢结构住宅,但大多数都是谈谈就算了,大概是因为房子太好卖了,同时由于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优势了解不够,开发商没有改变的动力。但钢结构住宅的意义和价值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行业内也在一直思索和探讨,市场的突破口在哪里?”浙江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首先是因为普通公众对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等优势缺乏了解,一部分开发商也不是很清楚钢结构住宅对其成本、工期等的意义;第二是住宅产品不愁卖,开发商没有改变现状的动力;第三就是国内在建筑循环利用方面没有强制性法规。
之所以在自用地产及商业地产项目中,钢结构建筑有相当市场,就是因为建筑产品的用户有选择权,其可能对建筑质量、工期及成本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会选择钢结构,而住宅产品用户及开发商在这方面往往是信息不对称的。
要从建设流程的规范上对钢结构住宅倾斜,完善相关经济制度,形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财税等政策体系,使推广钢结构住宅落到实处。
发展大势不等人,许多专家分析认为,鉴于推广钢结构住宅具有环保、资源、民生、产业升级等多重战略意义,必须尽快推广。
首先,传统住宅建筑产业不仅能耗高,还产生着越来越让人头疼的建筑垃圾。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根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吨-600吨,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又占到了建筑总量的40%。我国每年新增建筑2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建筑6亿平方米,以此推算,所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1亿吨-1.2亿吨。而钢结构住宅在建造过程中,因为工业化水平高,进而可以模数化、标准化、商品化、通用化,在建造过程中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使用寿命长,拆除后,还可循环利用,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第二,住宅产品二次装修的困扰,使得住宅产业化的需求显现出来。住宅产业化,即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成型的住宅建筑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住宅部品为基础,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像搭积木一样,设计自己的家”,房间布局所需隔断等部件均是标准化产品。据初步计算,产业化的住宅生产方式如果在全国普及,建筑垃圾将减少约83%,材料损耗减少约60%,可回收材料增加约66%,建筑节能达50%以上。
第三,钢结构住宅可以根本上提高房屋品质,不论是安全,还是环保、宜居、适宜个性化改造等角度,进而提高居民居住质量。特别是其安全性,能够经得住地震的考验,这也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广钢结构住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大面积钢结构住宅的建设,对于钢铁产业是一种战略储备。我国作为钢铁产量第一的钢铁大国,大量低端钢材出口,却仍旧不能掌握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墙内开花墙外香……如果钢结构住宅建设全面推开,让住宅建筑成为钢材储备的载体,是完全符合我国资源、能源利益的。在日本,钢结构建筑也是其钢铁储备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五,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必将带动钢铁、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工业化设计、材料回收利用等一系列产业链条的大升级和大发展。钢结构住宅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住宅产业。
绿色、环保、低碳建筑的概念已经在中国提出不止10个年头,但相较于太阳能、风能等,公众对“绿色建筑”的概念还是模糊的。钢结构住宅是绿色建筑中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意识还需要在开发商和公众的头脑中生根发芽。
对于钢结构住宅推广难的问题,既需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也需要政府对开发商的政策引导,以培育市场。后者至关重要!
据了解,2002年日本开始实施以开发商、住宅产业以及关联产业为对象的《建设再生利用法》,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物分类拆除和资源利用应承担的义务;推进资源再利用和再生材料利用的措施。此项法案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建筑垃圾,推进了日本可持续住宅的发展。这一法案正是在日本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而垃圾场可用空间越来越小、建筑垃圾的不恰当处理等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制定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所有新建建筑都必须严格按照节能50%或65%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在设计阶段从2005年的53%增长到2009年的99%,在施工阶段从21%上升到90%。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推进,目前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基本上已经全部严格执行节能50%以上的标准。但这项工作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比如中小城市和城镇还没有启动这项改革,意味着40%左右的建筑没有纳入国家强制性节能标准管理范围。因此,加强建筑节能体制机制建设,继续抓好新建筑节能仍旧是我国建设工作的重点之一,推广钢结构住宅迎来新的契机。
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是从建设流程的规范上对钢结构住宅有所倾斜,更要完善相关经济制度,形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财税等政策体系,使推广钢结构住宅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