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雯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针对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儿童由于缺乏与之心理年龄相适应的沟通语言、游戏伙伴,而容易形成孤独感和失落感的现状,设计师可以通过玩具的外形、声音、表情和图像等形式的设计使其与儿童沟通,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促使他们的心理向积极的方面发展,达到情感的互动。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如果玩法太难,他们可能会不理解,也就对玩具失去了兴趣。反之,对于上小学的儿童,若玩法设置太简单,与其理解水平不相符,他们也会失去兴趣。所以,好的互动玩具应该是儿童的年龄与玩具的玩法处于相对应的水平上。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儿童情感的发展随年龄增加而不断分化,是一个由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向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已相当丰富,初步具有了成人所有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已进一步地发展,理智感突出地表现为好奇和好问。不同阶段的儿童所感知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互动玩具的典型代表是电子互动玩具,比如现在市场上所出现的智能语言遥控互动玩具、智能互动语音对话玩具等。这些玩具也就是儿童与玩具之间互动的典型代表,从“寓教于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些玩具基本上满足了这个要求。
玩具的形态通常分为: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抽象形态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发挥了设计师的主动性与独创性,在仿真人物、动物或其他事物的基础上,加进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创造一个不同于“仿真玩具”的“抽象玩具”。同时,融合了人的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理性的分析,最后创造出一个不同于“写实形态”的“抽象形态”。自然形态的玩具设计是“做得和真的一样像”,其标准是介于实物本身是与不是之间,甚至是完全杜撰出来的形象。玩具设计也要遵循最基本的出发点,特别是儿童的需要与爱好。否则,抽象到无法欣赏和明白的地步,这样的玩具是没有市场的。儿童的需求与偏好在日新月异,抽象的玩具设计正在逐渐成为主流。
色彩在情感表达上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色彩在儿童玩具设计中具有先声夺人的艺术魅力。对儿童来说,由于儿童的感色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只能感受一些单纯的色彩刺激,所以,儿童需要的色彩为少色性,总的倾向为单纯、明快、鲜艳、柔和。
儿童很容易被声音吸引,在玩具的过程中通过声音的嵌入,引起儿童的兴趣、好奇以及愉悦感。儿童玩具中声音分为三类:情境性的背景音乐、基于操作反馈音、警告音和提示音。根据不同玩具的不同玩法,有必要选择性地嵌入各种声音。
这是指模拟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事、物及场景,从而引导儿童了解社会,体验人生。许多玩具的产生都是源于儿童模仿成人生活的本能性冲动。芭比的设计打开了小女孩们的视野,她们可以通过芭比感知到幼儿园以外的世界,让她们与芭比一起体验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样“生活情景性”的玩具设计使芭比以一个活生生的形象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中,满足了孩子内心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深得儿童的青睐。
创新是任何设计工作的核心与灵魂。对于包括玩具在内的所有产品设计中,所谓的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概念上的创新,概念上的创新基本上是一种理论性的创造,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的创新是指工程技术或者是具体细节与操作上的创新,涉及到具体的材料、外观、功能运作、色彩、加工工艺等。
生态设计是指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运用生态思维,将物的设计纳入“人——机——环境”系统,考虑满足人的需求,从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般来说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产品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
“情感互动”是儿童互动玩具最基本的要素,情感互动玩具绝对是未来儿童玩具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尤其是现代儿童玩具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出现的人工智能互动玩具更是成为了高科技玩具领域的佼佼者。
众所周知,玩具是儿童成长中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安全要素的缺失将对儿童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
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设计师即使有最绝妙的方案,离开可行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手段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技术要素是将设计构想变为产品实体的关键的因素”。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新玩具产品的可能条件,玩具设计也使得许多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具体的产品。
玩具的最终价值归结于它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进行娱乐式的教育,从教育中获得快乐。教育是促进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互动体验,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以儿童的情感互动体验为出发点。理解儿童与玩具互动中物境与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帮助儿童设计师更好地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设计玩具,更好地实现其教育功能,激发儿童的各种情感。
1 陈能林.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B.C.穆欣娜.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Donald Norman.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