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上饶供电公司,江西 上饶 334000)
众所周知,所谓继电保护“三误”即“误碰、误接线、误整定”。纵观历来继电保护事故案例,与继电保护人员有关的多脱不开此“三误”之范畴。因为微机与继电保护的联系日益紧密,加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所以微机技术在防止继电保护“三误”方面日趋应用广泛。本文对现阶段微机技术在防止继电保护“三误”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探讨微机技术在防止继电保护“误接线”事故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作人员走错间隔往往是继电保护“误碰”事故的原因,下面两个方面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防止上述情况发生:
第一,如果把防止误碰、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综合考虑,同时利用微机相关技术建立综合服务生产管理系统,就可以不仅仅对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具有帮助,而且从工作票的许可、终结;修试记录的录入再到现场安全措施的拆除都可以在系统中进行管理和查询,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相关责任,提高和规范继电保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流程,从而使得无票工作和习惯性违章能够有效降低。
第二,可以将相关工作的危险问题变成风险评价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并及时录入系统,从而形成网上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这样,对于不同的风险情况的处理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更加体现出针对性和合理性,比如,可以对于风险系数最高的三至五条危险源点写入工作票中的“本次工作危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工作负责人应严格对照进行实施,这样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微机技术应用广泛,微机保护就是微机技术与继电保护完美结合的产物,它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集成继电器保护和晶体管保护。与两者相比,微机保护具有简洁、美观、运行可靠、安装调试方便等显著的优越性,在新建、扩建及改造工程中是继电保护配置的首选。由于微机在运行过程中的自检报警功能,对于“误接线”操作能够有效防止,这样就可以通过各种回路告警信号加以区分判断电流回路断线、电压回路断线、电源告警及各种开入异常告警等。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简单实用、功能完善的微机继电保护试验装置成为每一个继电保护人员的首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场进行主变保护、母差保护等复杂保护调试情况下,PW系列的微机继电保护试验仪被经常使用。也就是说,不同的调试模块被应用于不同的保护类型中,这其中包括电流、电压、阻抗、差动、频率等,但是需要注意保护装置的采样精度和定值精确度不在其中,而且专门的回收接点可测试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也被相应的进行设置。这说明这种功能完备、设置简单的仪器在继电保护新人进行业务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工作人员如果想要避免误跳运行设备就必须执行经班组技术员审核通过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卡。其中,安全措施卡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是指拆除和恢复保护屏端子排上的联跳回路。
2.3.1 安全措施卡不规范编制
这其实是由于对于安全措施卡的使用不正确,应该明确安全措施卡的使用流程,即先由工作负责人对照图纸预先编制,技术员审核签字后带到现场,然后实施后的安全措施卡应该放入保护校验记录中。在编制的时候缺乏具体统一的标准往往是问题所在,所以目前结合相关微机技术开发一种安全措施卡的编制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可以是规定标准格式与要求,分工到班组,编制所有分管变电所每套保护的安全措施卡,审核后,登陆上网络进行相关工作流程中去,有效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不仅缩短了工作时间,也提高了工作实施安全措施卡的正确性。
2.3.2 内容往往存在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图纸和现场不符合。考虑到在继电保护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图纸修改和更换,如果利用现代微机技术进行相关图纸转换,并且利用设置的图档管理员权限,可以实施网上实时图纸修改和浏览工作,做到建立相关的图档管理系统,从而确保继电保护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查阅正确的图纸。
2.3.3 执行规范有待提高
看错端子接错线,如某110 kV变电所主变校验结束,恢复安全措施时,继保人员看错端子,将联跳回路标号为“33”的电缆线误接到了端子排内侧有正电源的空端子上,造成误跳运行中的母联开关。再者,拆线过多漏接线。联跳回路接线拆除较多时,恢复过程中极易漏接线。
在分析上述情况后,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提出相关两种改进意见:①涉及拆线内容的端子排改成具有可拆卸连片的端子排,这样通过改变电保护安全措施卡,从根本上杜绝了“误接线”的可能;②各个跳闸出口回路中增加一个环节通过保护装置厂家的设计人员进行设置,同时利用软件实现断开联跳回路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减少执行安全措施卡时发生“误接线”的可能,同时增加保护装置的功能,从而有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电力系统中,微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广大电力工作者在获得很大便利的同时,却也使很多人产生了隐忧,即太过于依赖微机,一旦出现问题,有些工作人员往往会无所适从,直接影响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这些对一个供电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对它的经济效益、服务水平和企业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和现代化的供电企业是不相符合的。目前当务之急就是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所掌握的技术更好地融入到电力生产运行中去,更好地为电力事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