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同时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活动家,然而这些身份带给他的,是大半生都活在特工的监视里。
30年前的冬天,约翰·列侬完成了《如履薄冰》的吉他曲配乐,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是12月份里最暖和的一个夜晚。
在位于曼哈顿的达科塔公寓门口,歌迷马克·大卫·查普曼瞄准了列侬的后背,大叫一声“列侬先生”,然后对他连开了五枪。被打中主动脉的列侬在几分钟后被救护车送往医院。
在他的死亡通知书上有这么一行字:“约翰?列侬,40岁,父亲,丈夫,死亡。”
围绕这个乐坛传奇人物的遇害,25年来流传着种种猜测与传言。有人说,列侬其实并没有离开人世,而是在遭枪击受伤后一直隐姓埋名地生活着,还有人甚至声称,曾经在伦敦街头见过列侬……
这种说法并不是平白无故地冒出来的,因为纵观约翰·列侬人生的一大半,都笼罩在FBI的阴影里,甚至在2010年纪念列侬70岁的活动上,FBI的调查员仍会截获与之有关的拍卖品。他的歌迷们都忍不住纳闷,约翰·列侬到底惹上谁了?
尼克松的眼中钉
被评论家称为“穿西装流氓”的FBI局长胡佛,手中握有大量名流、政治领袖的“黑档案”,并被他建档列管。在20世纪70年代他提交给尼克松总统的幕僚长海德曼的信件里,是这样描述约翰·列侬的:“约翰·温斯顿·列侬是一个名叫披头士的歌唱组合的成员”——他似乎是担心对方不知道列侬是何许人也,但更有可能的是,他的潜台词是在说:“这次是列侬哦,我们在说的是披头士的约翰·列侬!”——因为在西方,没有谁会不知道列侬。
列侬是甲壳虫乐队(又名“披头士乐队”)的核心灵魂人物,也可以说是上世纪最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摇滚歌星,一点也不为过,至今他仍拥有无数歌迷。
1969年,越战爆发,列侬以一个坚定的反越战主义者的身份,向世界发出“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的呼声,并和妻子小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了著名的“爱与和平”的静坐示威;1970年,列侬从甲壳虫乐队单飞出来; 1971年,列侬移民美国,发行了他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单曲《Imagine》,由于他与名为“芝加哥七人团体”的激进组织打得火热,所以乐曲涉及到了一些政治问题。
而1972年,是列侬人生中转折的一年:由于美国移民局以1968年列侬持有大麻为原因,拒绝为他颁发工作许可证,列侬开始了与美国移民机构的斗争。也正是这一年,美国年满18岁的年轻人首次得以参与选举投票(在此之前,要获得投票权必须年满21岁)。由于年轻人是公认的最强有力的反战群体,因此已经逐渐转型为社会活动家的列侬,开始考虑利用他的名人效应使年轻人参与到反战的政治进程中去。
这显然是美国当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即便这些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中有这位著名的摇滚明星。因此政府唯有把他赶出美国:通过驱逐出境一方面可以阻止他巡演,另一方面又可以瓦解掉反对尼克松的年轻投票人群;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又担心年轻人会因政府对列侬的驱逐而更加反感尼克松政府。
总之无论如何,列侬一下子被美国政府迅速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当时的总统尼克松对FBI下达特别指示,让其探员在1971年和1972年的两年时间里,收集了长达300页的列侬档案,目的是为了让这颗“眼中钉”保持沉默。
1971年,列侬带着美国签证到达纽约,与积极反战人士会面不久后,FBI便开始监视他。
列侬也的确与他的朋友们讨论过思想激进的演出,并曾尝试于1971年12月在密歇根州的安娜堡组织了一场政治摇滚音乐会,名为“自由的约翰·辛克莱”,由列侬和洋子领头。在音乐会的6个小时中,一些激进的思想者都作了现场演讲,大部分内容都是鼓励年轻人反对尼克松政府。参与的人们都非常激动,演出的效果和收获让列侬和洋子倍感兴奋,所以他们对这个主意很感兴趣。但他们从未实现之前计划好的全国巡演,因为“自由的约翰·辛克莱”演出,两个月后他就收到了驱逐令。在1972和1973年间,列侬几乎每天都处在“60天内离开美国”的驱逐令下。
但在列侬强大的个人魅力之下,有一群很聪明的律师在帮助他,他们使列侬的最迟离境日期得以不断延迟;更多的人相约行动起来帮助列侬。可是这些都显得有些无力,直到“水门事件”后尼克松离开白宫,福特政府的移民处才真正在极其严苛的条件下,批准列侬获得了美国绿卡。所以说,列侬在两年的时间内,几乎一直持续地遭到“60天内离境”命令的驱逐。
不可思议的FBI“乌龙”行动
“这是继给卡斯特罗的雪茄投毒失败后,FBI最不成功的一次。”有媒体如是评价FBI针对列侬的系列活动。在尼克松的授意下,FBI派出特工,对列侬夫妇进行了跟踪、偷拍、窃听、监视等活动。
乔恩·维纳是一位历史学家,他调查了1971-1972年间FBI与移民局对列侬的所作所为。列侬被谋杀后,维纳以情报自由权为名向FBI要求公布列侬的档案。
2000年,乔恩·维纳所著的关于列侬FBI档案一书《给我真相》出版时,谈到书的开头:这是一段参议员斯特罗姆·瑟蒙德写给尼克松政府的信,内容则是关于即将到达美国的列侬巡演。瑟蒙德警告说,列侬可能将政治与摇滚乐结合,并组织美国年轻人在1972年的竞选中投票反对尼克松。同时,他也建议,终止列侬的签证将是防止其“危害”的有效手段。
FBI立即开始了行动,局长埃德加·胡佛迅速发出指示,要求尽快找到列侬,但是FBI调查员的行动却相当笨拙。
在档案中,有一次消息显示列侬住在纽约银行街150号的圣瑞吉斯酒店。然而,纽约的任何一个警察或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圣瑞吉斯酒店是在中央公园,而非银行街,这个地址明显是不对的。事实上,列侬当时的确住在银行街,但却是在105号而不是150号……
FBI另一个奇怪的举动是,胡佛的指示被下发到了各地警局,附带一张列侬的通缉令,上面写着其身高、体重、眼睛颜色等特征——在1972年,列侬的脸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是最好认的面孔。然而他们在通缉令上附贴的照片上,邋遢的男人不是列侬,而是名叫大卫·皮尔的歌手。
大卫·皮尔是一个民谣歌手、街头艺人、流浪汉类型,长得有点像列侬,也戴着金属镜架的眼镜,留着列侬式的长发,当然,在1972年很多人都是那种造型。但FBI居然真的弄错了!有人解释说,大概因为FBI出于对纽约地下文化的陌生……但在1972年,列侬显然是绝对主流的。所以有人说因为列侬太有魅力,感染了FBI的调查员。
FBI甚至精心设计好了圈套,只等列侬往里面跳了:他们首先收买了英国两个著名的左翼人士去接近列侬,获得他的信任,并向他提出一个要求:“你是否愿意为我们在伦敦开设的左翼书店提供营业资金?”然而令FBI没想到的是,列侬直接回绝了这一要求。FBI在报告中无奈地说,没有获得确凿的证据证明列侬为“颠覆活动”提供资金;当然,报告中也没有提及那两个“著名左翼人士”是谁。
此外,已经公布的部分档案显示:列侬对美国安全从未产生威胁。
军情五处也盯住了他?
20世纪80年代初,历史学家乔恩·维纳向洛杉矶联邦地方法院提出请求,要求FBI公布对300页与列侬有关的档案解密。案件审理极其艰难,FBI以最后10页的内容“关乎国家安全”为理由,拒绝全部解密。到2004年9月,在美国地区法院的介入下,乔恩·维纳等人如愿以偿的前夕,FBI使出“杀手锏”,指出根据信息自由法案,如果该信息来自外国,那么可以免于被公布:“在美国政府明确承诺保密的情况下,由外国政府提供的国家安全信息”,公布档案“可能导致外国展开对美国的外交、经济和军事报复”。
人们根据FBI的报告,猜测这10页文件的内容是由英国情报部门提供的;乔恩·维纳甚至在对历史资料的研究中发现,英国军情五处前雇员大卫·沙勒曾经声称,他在军情五处看到了关于约翰·列侬的调查文件。
维纳介绍,沙勒因为认为军情五处滥用职权,所以对外公布了该部门的部分工作内容,结果被认为违反了英国的保密法案,被判6个月监禁。根据沙勒的回忆,他在军情五处看到的文件,是关于约翰·列侬与英国的新左翼及反战组织进行接触的内容。
英国老牌报纸《观察家周报》曾在星期天报道说,他们得到了一份一个前特工人员提供的法庭陈述,其中有一些关于约翰·列侬的秘密文档。这些文档称,列侬曾经秘密资助过爱尔兰共和军。这家报纸还称,他们看到的法庭陈述显示,列侬不仅对爱尔兰共和军进行过资助,而且还资助过英国的左翼党派托洛茨基工人革命党,这个党的成员包括著名的女演员瓦妮萨·莱德格雷夫。据称,这份法庭陈述就是军情五处的沙勒提供的,他曾经潜入工人革命党进行间谍活动。
但列侬遗孀小野洋子被邀请参加西班牙国家广播电台的一个评论节目时辩解道:“我丈夫从未对爱尔兰共和军进行过资助,他只给那些向他提出了请求而且的确需要资助的人们提供钱财。”
英年早逝的约翰·列侬正如之前的猫王或者之后的迈克·杰克逊一样,被歌迷们送上了神坛。在被枪杀至今的30年中,列侬成了反战、和平与爱的代名词:他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同时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但这身份给他生前身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一定是当年他所没有想到的。多年后,一支热爱约翰·列侬的乐队激动地唱着他们的偶像:“那年冬天子弹它给了你自由,没了躯壳就活在人们心中。”而无论是死去还是活着,约翰·列侬永远不会被人们全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