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领导者,华盛顿深知神秘感的重要性,与他人保持着一定距离,不仅使他显得庄严高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的权威。
这也正是华盛顿夫人目光久远的地方。
从根本上说,华盛顿夫人烧毁华盛顿总统的所有信件,是为了维护华盛顿神秘而高贵的形象。因为什么都没有,就无从评说了。而某些人的信口开河,在时间的长河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娶个好太太,真的有很多好处,她不仅能在你睁眼的时候帮你,还能在你闭眼以后成全你。
华盛顿夫人就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好太太。
1799年12月14日,美国的国父华盛顿在家乡溘然与世长辞。
消息传出,全国一片悲鸣。但华盛顿夫人却很镇定,她知道有一件事情必须马上做,那就是烧信。
于是乎,在华盛顿夫人的安排下,华盛顿的所有信件顷刻之间都被烧掉了。
这是让历史学家极其心疼的一件事儿。相信,如果有哪位“司马迁”在场,一定会奋不顾身地扑上去,保护文物。但遗憾的是,这里没有史官,有的只是比政治家还政治家的华盛顿夫人。
这是咋回事儿呢?
眼不见,心不烦?
按理说,老公不在了,做太太的是要尽可能完整地保留他的遗物的,而华盛顿的遗物,不仅有思念价值,而且还有历史意义呀。咋能说毁就毁呢?
后世的一些比较八卦的人就猜呀,难道说,这些信中有华盛顿与所谓的情妇的通信,这让做太太的十分不爽?所以迫不及待地烧掉,眼不见,心不烦?
还有人猜测呀,是不是当时的政治斗争过于激烈,信件中有些打小报告的内容,传出去会很丢当政者的人?毕竟,华盛顿去了,但还有很多政治家还流行着呢。
这些都是瞎掰。
因为信件没了,到底里面有什么,谁都不知道,说什么都是扯。
再说了,真正的原因,可比八卦要严重得多。
要说华盛顿的这个总统做得可不太容易。还是在最后几年的任期中,谩骂他的人就已经很放肆,并且很成气候了。而为了保护这些人骂人的权利,华盛顿脾气很好地忍着。
就这么忍到了卸任回家。
回到乡下以后,华盛顿想,狂风暴雨该歇歇了吧,俺现在也碍不着谁的事儿了。再说了,又离着这么远,不是说距离产生美吧,稀释点儿仇怨总还是可以的吧。
但老树不动,风却年轻地吹着。
那些华盛顿捍卫的媒体,还有那些华盛顿不愿动用权力收拾的人,依然是我行我素,指责呀,诽谤呀,没完没了的。
华盛顿没辙,说那我就用最笨的方法吧,堵上耳朵总行了吧。他就吩咐下去,取消了大多数报纸的订阅,爱谁是谁了。
可读报是个上瘾的事儿,忽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了,空荡荡的,那时也没有手机、短信、MSN什么的,好闷呀。没过多久,华盛顿就试着恢复这些报纸的订阅了。
结果是,窗户一开,苍蝇蚊子就呼啦啦地全飞进来了,恶心得华盛顿不行不行的了。
但又没办法。作为国父和总统,华盛顿总不能和这些人较劲吧,那岂不是上演了狮子和鼬鼠决斗的闹剧了吗?
没品的事儿,华盛顿是不做的。
华盛顿的不安渐渐地多了起来,失眠的日子开始有了。
最让华盛顿烦心的,是有人已经在伪造所谓的华盛顿的私密信件了,这意味着,在他百年后,会有很多人拿他的信件说事,乃至大做文章。
而更要命的是,如果这些信件落在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手中,还不知会生出怎样的是非来呢。那样的话,华盛顿就是在棺木中也睡不踏实。
怎么办呢?
华盛顿还没想好,就去世了。相信在他走的时候,信是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事情之一了。
好在,人家有个好太太。美国有个好国母。
这个女子不寻常
要说起玛莎·华盛顿,也即华盛顿夫人,还真不是一般人。
首先说相貌气质吧,人家年轻时可是弗吉尼亚州有名的美女,而且还很有钱,嫁给华盛顿时,已经是弗吉尼亚最富有的种植园主,可谓是财貌双全的极致人物。
更让后世的男同志们羡慕不已的是,玛莎漂亮、有钱,却一点都不傲慢和娇气,而且是十足的贤妻良母。
独立战争的时候,华盛顿众望所归地成了大陆军总司令,玛莎深知丈夫责任重大,从不打扰老公,一切都自己扛,独自在家抚养孩子,毫无怨言。
这可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身为首长夫人,要是换作别人,那还不耀武扬威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谁,更何况,咱长得还这么看好,不说混个封面人物,怎么也得万众崇拜呀。
可人家玛莎就是心甘情愿地当无名英雄,不添乱,不找茬,不折腾。为的,就是让老公放心,知道家里这盏灯永远亮着,永远为他一个人亮着。
更让人感动的是,玛莎这盏灯还恰到好处地亮到了前线。
一个冬天,很冷的日子里,官兵们突然发现,有一位极其美丽的大姐在给大家洗衣、做饭,一问,才知道是一号首长的夫人。
第一夫人可不是谁都能当好的。善良的玛莎,不仅爱自己的丈夫,而且也爱和丈夫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士们。
只要有时间,玛莎就会跑到军中,探望那些病号,并且与想家的士兵聊家常,让他们觉得家人就在身边。
没过多久,玛莎就成了军中的新偶像。
这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看上去,是玛莎备受欢迎,而事实上,这强化的,却是官兵对华盛顿的敬畏感,既有爱屋及乌的味道,更有对华盛顿品味的认可。
别笑,品位可不是小事情。尤其是男人对女人的品位。
有些领导者或志在成为领导者的人,有个误区,以为无论找个怎样的太太,都无碍他的事业。
非也。
传说,有一位首长,在提拔每位下属之前,都要先和太太与下属夫妇见见面,说是和谐气氛,其实是在观察下属的太太,以及他们的夫妻关系,以判断下属的品位和领导力。
换句话说,如果连太太都选得一塌糊涂,那么这个人在用人和决策上,就很值得怀疑。而如果连家里的关系都和谐不了,组织氛围就更不用说了。把重任交给这样的下属,还真的要有不怕输的勇气。
这就是事情的微妙之处。玛莎的良好表现,使得官兵对他们的统帅更有信心了,而且,许多没成家的士兵还在想,将来要是能遇到这样的女子该有多好,渐渐的,这成了许多人的理想,鼓舞着他们勇往直前,争取早日赢得胜利,回家找自己的“玛莎”去……
国母是如何练就的?
没过多久,玛莎与华盛顿也回家了。乡村的感觉真好,而这6年,是玛莎十分难忘的,不仅因为团聚,更因为安静。
一个喜欢安静的领导夫人,对领导而言,是福气,对其他人而言,则是运气。因为这样的人不喜欢折腾,也能让领导安静下来,想想该做的事情,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
更重要的是,安静的领导,可以将目光放远。
但日子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没过多久,玛莎就不得已地陪着华盛顿赶赴当时的临时首都纽约,出任第一任美国总统。
生性纯朴的玛莎不喜欢都市的新生活,但身为第一夫人的她,又不得不为老公撑起门面来,于是乎,她无可奈何地梳起了复杂的发式,更换了新款的服装,宴请宾客,迎来送往。
作为第一夫人,社交活动是无法回避的,但难能可贵的是,玛莎却坚决不参政,这为后世的第一夫人们打下了一个好底子,也即:你可以很亮丽,很迷人,很亲和,很善心,但一定不要表现得很强势,过于有权力欲。
这一点,不仅第一夫人们纷纷接受,而且国民也普遍建立这样的认识。这也是200年后希拉里在白宫中不招人待见的地方,甚至于,这还影响到她的总统竞选。
其实,美国人对这儿分得是很清楚的:总统有权力,是选民给的,但第一夫人乃至子女亲属们,却没有人给他们授权,如果他们太过张扬了,人们就会十分反感。
大家喜欢的,那叫灰太狼。大家不买账的,那叫大灰狼。
就这样,玛莎以她的优雅举止,以及她的简朴、低调的生活,塑造了一个受人爱戴的“国母”形象。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第一夫人们的行事典范,直到林肯夫人出现为止。
开明从婚姻做起
更耐人寻味的是,玛莎与华盛顿的婚姻,还给美国人的家庭关系铺好了底色。
最有意思,也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美国的几位开国总统,不约而同都娶了寡妇。
情况是这样的:
1759年,26岁的华盛顿(开国总统)与27岁的寡妇玛莎结婚。玛莎当时有2个孩子。华盛顿对他们视如己出。并且,华盛顿也一直没再要孩子。
1772年,28岁的杰斐逊(第三任总统)与23岁的寡妇马莎结婚。马莎7次怀孕,给杰斐逊生了2个女儿。
1794年,43岁的麦迪逊(第四任总统)与26岁的寡妇多莉结婚,多莉当时有1个儿子。与华盛顿一样遗憾的是,麦迪逊没有亲生的子女。但他对这个儿子非常的好。
这与当时的时代氛围有关,历史学家感叹道,那是一个寡妇纷纷迅速再婚的年代。但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看中的是人,是人的内在,而不是任何外在和其他的标签。
作为开国元勋,这几位总统的开明,是从婚姻做起的。
而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不仅夫妻恩爱,而且妻子们对丈夫的事业普遍有着巨大的支持,成为当时的美谈。
事实上,从那时起,一种不问出处的风气开始成形,也使得这个国家充满了活力,也洋溢着平等意识。
对于这种社会氛围的形成,华盛顿夫妇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便在自己的庄园里,华盛顿对待其他人也都很有人情味,尽管每个人身份都不同,但华盛顿从不轻看任何人。
并且,华盛顿非常有胸怀,不论什么人,说他什么,都不很计较,也决不会拿自己的权威压人。
对媒体尤其如此。
玛莎深知丈夫的为人,并且高度认同这种做法。但问题是,如果这些信件落在不三不四的人手中,然后媒体再趁机炒作,对华盛顿的威信,乃至对美国开国一代,都会有不好的影响。
不仅如此,有些信,玛莎想都不想看。
家和办公室最大的区别
多年来,玛莎与华盛顿形成了一种默契,就是只谈私事,不谈公事,并且丈夫的许多个人事情,愿意和她讲,就洗耳恭听,不愿讲,也不会喋喋不休地问询。
玛莎的聪明也正在于此。
许多女人,嫁人后,都对老公的事情特别热衷,有时还会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和推动力。但这样做,不仅很累,而且还适得其反,往往不招老公待见。
问题的关键,是角色错乱。
玛莎是很懂得做太太的。她深知,妻子是负责老公休息的人。而负责老公的工作,那是他的同事要做的事情。
既然是休息,如果还问三问四,手舞足蹈的话,那老公还不如留在办公室呢。
对他来说,家和办公室最大的区别,是功能不同,使之有如此区别的,是妻子的体贴存在。
玛莎的角色扮演十分成功,她也不想在老公不在时改变这种风格。对于华盛顿的隐私,她表现出的,不是兴趣和好奇心,而是保护意识,换句话说,信件中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信件散落民间。
怎么办呢?
烧掉。
这是最好的选择。
并且,这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对一个新兴的国家来说,必须有一种力量可以凝聚人心,从而为自己找到生存下去的合理性。
而华盛顿的高贵与神秘,就是最好的说明书。
移民过来的美国人,很清楚欧洲人怎么看他们。但至少华盛顿,让欧洲人感到由衷的钦佩,他天生高贵的气质,他的豁达和宽容,还有他的神秘和优雅,都为这个襁褓中的国家加了分。
这其实也是总统日的源起。
事实上,不是否定,而是充分肯定先驱们,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做法。
与此相关的,美国也确实需要一个近乎完美的偶像能被世代崇敬。而华盛顿就是这样不二的人选。
传说是需要准备的
更为难得的是,华盛顿本人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
人们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如何如何……其实,对华盛顿来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事先告知,也就是说,他对在有生之年就被当成传奇人物是有思想准备的,一点也不陌生。
对于这种骨子里的高贵感,美国人也并不陌生,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觉得是天生的宠儿,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
在这方面,华
6fec624066a94b23f99561986690cb4b947b13fc312691f6db3718b83c8927b4盛顿也堪称是他们中最自觉的人之一。
事实上,早在战争刚刚开始的几周里,人们就开始称华盛顿为“阁下”了,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会心地做出与这种称谓相匹配的姿态。
有一个故事很说明问题。
1787年制宪会议期间,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古维纳尔?莫里斯对后来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夸下海口说,我可以和华盛顿混得像密友一样。
深知华盛顿个性的汉密尔顿当时就乐得差点背过气去,他坏坏地将了莫里斯一军,说:“如果你在下一次的招待晚会上轻拍一下他的肩膀,并说‘我亲爱的将军,看到你气色这么好我真高兴’,我就请你和你的朋友们吃饭喝酒。”
拍一下肩膀就有吃有喝,莫里斯当然乐意,于是,他便不以为然地接受了打赌。
在商定好的那晚,莫里斯走进屋里,鞠躬之后,和华盛顿握了手。然后,很傻一幕出现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莫里斯把手搭在了华盛顿的肩上,说道:“我亲爱的将军,看到你气色这么好我真高兴!”
这下可惹祸了。
令莫里斯尴尬,也令在场的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华盛顿抽回他的手,突然退后几步,皱着眉头愤怒地盯着莫里斯,长达几分钟。
这真是难熬的几分钟。莫里斯不知所措,窘迫万分,随即逃入人群之中。
现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一声不吭。
在那以后,没有人再敢做出这样的举动了。
这是华盛顿高明的地方。
作为一个领导者,华盛顿深知神秘感的重要性,也许正是因为他与人们保持着一定距离,不仅使他显得庄严高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的权威。
这也正是华夫人目光久远的地方。
和华盛顿这样的有大智慧的人在一起久了,玛莎也学会了如何保持形象,也深知神秘感对伟人意味着什么。
从根本上说,华盛顿夫人烧毁华盛顿总统的所有信件,是为了维护华盛顿神秘而高贵的形象,因为什么都没有,就无从评说了。而某些人的信口开河,在时间的长河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无招胜有招。
玛莎的举动,在美国历史中只有一笔的记载,但正是这小小的举动,却大大地有利于年轻共和国的成长。
事实证明,华盛顿的近乎完美的形象,对于减少非议,使国家能够集中精力“发展自我”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华盛顿的神秘感并不是其魅力的全部,就像许多令人难忘的伟人那样,他还有亲切和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还是在华盛顿任总司令时,军队驻扎在一个也叫莫里斯的城市里。
有一天,华盛顿出席一次露天举行的礼拜仪式。那里已摆好了一把供他坐的椅子。
在礼拜仪式开始前夕,一个妇女抱着孩子走了过来。而所有的座位上都有人坐着,她只有站着的份儿。
华盛顿看到这一情景,立即就站了起来,让这位妇女坐原先为他准备的座位,而自己却在整个礼拜过程中一直站着。
其他的人,并没有想着拍马屁地将座位让给他,而是充满敬意地注视着他们的统帅。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值当的。
就这样,华盛顿一个纯粹出自本能的举动,丰富了他的形象:有高贵的外表,更有高贵的内心。
(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