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2011-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1年33期


  中国私营银行正吹大泡沫
  当有人让广州一家大型私营银行经理形容一下自己的商业模式时,他回答道:“机会主义。”
  这正是问题所在。起初,中国的私营银行填补了国有银行留下的缺口,向国内具有活力、但亟需现金的中小企业贷款。它们的运营模式更像一个投资俱乐部——在当地放贷,并清楚自己的风险。
  但这一良好的初衷,却被中国长期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逐渐弄变了形。私营银行如今正催生着一种泡沫——类似于过去10年西方出现的泡沫。
  私营银行之所以能够成功,原因显而易见。它们可以在1到2天的时间内,对贷款做出决定,而且它们的行政成本估计仅为国有银行的五分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当地放贷。对于一个遭遇周转资金问题的中小企业,速度尤为重要。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不懈的货币政策收紧操作,却导致了灰色货币市场利率的飙升,灰色货币市场月利率已飙升至3%到6%,而且往往还会更高。
  私营银行的贷款正越来越多地转向投机目的,这些业务的收益率自然也更高。商业地产就是其中一项。但我同样也听到过宝石与其他稀有物品。在南部省份福建的龙岩市,甚至有证据显示,一些国有银行雇员利用权限,办理用于一些私人用途的贷款,然后将这些钱存入私营银行,从中套利。
  从中可以看出,即便是擅长行政收紧的中国央行,也难以阻止国内过剩的流动性被用于投机目的,而且是在实体经济的信贷资源逐渐枯竭之际。
  中长期贷款在国有银行贷款中所占比重自危机以来增长了8%,这一事实再次表明,即使国有银行是在放贷,发放对象主要还是其他国有机构。其结果就是系统性风险加大,因为私营银行加大了它们对失衡(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失衡)的敞口。而我们对这些银行知之甚少的事实,只会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贝哲民)
  
  中国财政收入将破10万亿
  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财政收入30%左右的增速和全年超过10万亿的预期使很多人担忧我国财政收入增速过快,有分析认为,这或将抑制居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并导致国富民穷。(李蕾)
  二手房交易步入高税期
  由财政部、国税总局主导的“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完成试点,并已向全国非试点城市扩展,这意味着全国存量房交易税负将明显上升。二手房交易环节涉及税种有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印花税。(王长勇)
  中小企业倒闭潮蔓延北方
  今年以来,南方一些省份中小企业出现的一些困境,如今已传导到北方地区,不少企业濒临破产、倒闭边缘。多重压力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