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消费时代,所有流水线上的产品,都被设定了一个使用年限。不是人们没有能力生产出可以使用更久的产品,而是因为,他们必须通过设定使用年限来保证多次购买,以获致丰厚的利润。
艺术作品的年限,由谁设定?这是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件事情,这同样是不以社会一时的风向、受众一时的趣味以及市场价格的高低起落为转移的一件事情。
在这个艺术家稍有名气便被明码标价的时代,艺术和市场,艺术家和艺术之间,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张充和这样一位在传统艺术领域内(诗词,书法,昆曲)无所不能的艺术家,如今已是稀世珍宝。她是现在时的、活着的古风,令我们对传统之美有了一份自信,我们为有机会向她致敬感到一丝慰藉;
贺友直的旧上海风俗画在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亮相,在新天地的石库门博物馆展览,在上海地铁10号线和上海南站长长的通道里被制成灯箱广告,他的作品的经久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他的新上海风情画里的辛辣讥讽,令我们露出会心的一笑;
陈丹青,早在1980年代便已获得崇高地位的艺术家,在用文字和思想的锋芒带给我们许多惊喜之后,用他的新作告诉我们,他仍在一笔一笔经营他最爱的行当——绘画;
刘香成的摄影集《毛以后的中国1976-1983》,被黄永玉评价为“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这位普利策奖得主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拍摄,但他认为只有领导人在上边的图片无法告诉我们一个时代的真相。“一说到1911,人们都会想到孙中山、袁世凯……但我更关注大时代里的民生,想知道在那个时代里,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怎么生活。”于是,又有了一部厚重的摄影集《壹玖壹壹: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百年影像史》,为了编辑这本书,他用整整一年时间满世界搜罗影像资料。
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以为早已泯灭的,尚未泯灭,我们所寄望的复兴,虽然还没有太多的迹象,但是我们从这一个个艺术家身上,一直看到他们的真诚,他们付出的努力,他们的光彩,这恰恰是复兴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