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1-12-29 00:00:00张瑛张珩石斌
新农民 2011年12期


  农业标准化是指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加以推广和应用,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目的的过程。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对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成县的农业标准化建设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照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成县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看,仍存在较大差距。
  1.思想认识不相适应
  由于学习宣传不够,不少人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和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是相当部分农民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强,传统的农作意识根深蒂固,有的认为搞不搞农业标准化无所谓,有的认为农业标准化高不可攀,以致对农业标准化工作信心不足、态度不积极。二是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对实施标准求低不求高,仅仅满足于眼前过得去。三是部分基层单位,特别是镇(乡)村,没有对农业标准化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工作缺乏具体措施。这些,都给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2.标准体系不够健全
  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滞后,跟不上实际需求。一是农业标准缺口较大。由于农产品种类繁多、品种复杂,加上涉及农业生态环境、种子种苗、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现行标准数量明显不足,且每年还有一大批新产品、新品种的研制和开发,标准制订的任务较重。二是部分农业标准亟待修订。现有农业标准中,有的技术水平较低,适应性较差,有的缺乏统一规划,标准之间配套性较差,标准修订工作量较大。三是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收集掌握不全。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信息渠道不畅,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不利于我县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3.推广实施力度不够大
  农业标准推广实施面不广。据2010年统计,成县推广实施面积仅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5%。一是部分农业标准成了摆设。我县制订的农业标准,有的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及时推广应用。那些未形成种植、养殖、加工、经销规模,或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生产基地的散户,未实施农业标准的情况相当普遍。二是镇乡一级农技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力量相对薄弱。有的没有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推广实施农业标准缺少必要的培训和直接的工作指导,影响农业标准的推广、普及。三是相当部分农民不重视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他们由于受文化水平限制,或怕麻烦,往往不执行农业标准。农业生产标准模式图虽简单明了、操作方便,但不少农户还是不按图施工,失去了生产模式图的实际意义。
  4.监管工作不够到位
  农业标准化建设涉及县委农办,质监、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工商、财政、水利、商贸、农机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一是在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面:部分标准农田名不符实,没有达到建设标准;部分通过土地整理建成的标准农田,由于放松了后期管护工作,土地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抛荒现象;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中,个别项目返工多、进度慢、质量差。二是在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控制方面:由于农户分散、农药进货渠道多,监管工作难度大,部分禁用农药仍在使用,农残问题至今未完全解决。三是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方面:检验检测机构大多由主管部门各自设置,有的项目重复建设,有的项目仍是空缺;农业产业化不可或缺的自检体系几乎还是空白,很难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检验检测机构体制不相适应,目前几乎都是公益性事业单位,没有按社会中介组织的市场化机制运作。四是在农产品市场监管方面:市场准入制度未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鱼龙混珠,优质品卖不出好价钱,挫伤了生产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5.配套措施不够有力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需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县级财政没有安排专项资金,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由于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以致项目降低建设标准,达不到原定目标设计要求。二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尚欠理想。近年各地虽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但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影响,部分农民思想保守,仍不愿把承包地流转出去,不利于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据2010年底统计,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面积累计为25000亩,仅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6.5%;规模经营大户少。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切实加强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结合成县实际,对加强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通过专题报告会、专题学习讲座、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标准化知识,进一步统一对农业标准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紧迫感。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开放型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农业标准化作支撑。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和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需要农业标准化作引领。三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争创优质品牌,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民心工程,需要农业标准化作保障。四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农业依法行政、技术推广、市场监管和农产品流通,需要农业标准化作依据。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都要把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摆上重要工作位置。
  2.坚持大农业观念,构建农业标准化建设新格局
  农业标准化建设涉及的面较广,光抓某一行业、某一环节,或光由某一部门抓,都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在思想上必须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念,在工作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坚持农林牧渔各业标准化建设一起抓。农林牧渔各业均属大农业范畴,农业标准化囊括农林牧渔各业的标准化。要把农林牧渔各业的标准化建设放在同等位置上,一起规划,一起推进。当前,要以无公害农产品、名优农产品为重点,完善种子种苗、生产资料、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等级、检验检测等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二是坚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化建设一起抓。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紧密相连、密切相关,农业标准化建设不能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应特别重视搞好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规模;应特别重视各主导产业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标准化水平;应特别重视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建设,确保上市的农产品都符合标准要求。三是坚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农业标准化工作一起抓。要充分发挥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作用,切实加强工作协调,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总体规划,掌握发展动态,研究解决农业标准化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推进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县委农办,市质监、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工商、财政、水利、商贸、农机等有关部门,都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真正把农业标准化建设当成一件大事,抓在手里,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新局面。
  3.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
  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有效载体。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中,要把农业标准化与实施品牌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品牌理念。围绕开发、培育、创建品牌农产品的目标,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引导生产和经营者开发、培育更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创建更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品牌农产品。二是必须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继续抓好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示范区建设,拓宽优势农产品示范区域,增加示范品种,努力达到农业标准化建设市有示范县、县有示范乡的目标。要结合成县农业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的培育工作,以示范县创建工作为载体,实现我县农业标准化建设新突破。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品牌优势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是品牌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应作为农村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对象。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产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管理、统一产品品牌、统一包装标识”的标准模式运作,为创品牌打好扎实基础。
  4.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业标准化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平台是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强化基层农技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级为中心,乡镇农技部门为骨干,村级农技员和农业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业大户等科技人员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服务体制。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明确纳入相关组织和科技人员的职能(职责)范围,全面施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总结和借鉴外地的工作经验,推动建立更多的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诸如蔬菜、瓜果、畜禽等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高各业的标准化水平。二是要强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着力办好“成县农业信息网”“种植业大户信息平台”、“标准专利网”、“农产品标准数据库”等涉农网络,强化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尤其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重视和加强“成县农业信息网”的建设,使之早日成为成县首家农业标准化公共网络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有效的农业标准化信息服务。
  5.加大监管服务力度,确保农业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
  农业标准化的推进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坚持不懈地努力。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组织、引导、协调、服务工作。一是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农业标准化工作从标准的研究制订、宣传推广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都具有社会公益性质。政府要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扩大农业标准化专项经费额度。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与推广等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对农业标准化工作机构、农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站)、农业标准化服务网站等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对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同时,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来资本投入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加大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要结合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各项标准普及工作。特别要加强对执行强制性标准、重要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使越来越多生产者和经营者掌握标准、执行标准。要全面检查现有农业标准的实施情况,加大对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标准的推广力度,提高标准实施的覆盖率。要继续抓好生产模式图的推广工作,扩大农业标准的应用普及范围。要进一步采取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带动力,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进程。三是加大农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推行生产单位自律检测、社会中介机构受托检测、执法机关监督检测相结合的农产品检测运行机制,全面建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的例行监测制度。开展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推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产品标鉴标识制度、检验检测制度和产地追溯制度,把农业标准化贯穿于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中,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