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生产曾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棉花生产仍然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但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收购价格下调,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它迫使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去从更深层次上研究如何简化棉花栽培,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简化栽培的必然性
随着团场改革深入,单职工承包定额加大,劳力季节性不平衡矛盾日益明显,简化栽培管理成为必然。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首当其中受到冲击,我国农产品由于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根本无法与别人竞争,市场迫使我们必须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栽培。
近年来由于化学除草、机采棉、棉花喷滴灌、作物平衡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等技术装备农业,使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为可能。
二、简化栽培的深刻内涵
1.简化栽培的深刻含义是使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
2.简化栽培需要先进科学技术和必要的科技手段做支撑,需要严格的管理作保证。
3.简化栽培必须贯彻在生产环节的方方面面,它应在品种、栽培水平、技术手段、管理上取得突破。
4.简化栽培是以先进科技为手段,以降低物化成本和活劳动成本为手段,(重点是减少活劳动成本,因物化成本的降低有限的,而活劳动成本降低的余地比较大)以增产和提高效益为目的。
下面就目前简化栽培、减少物化和活劳动成本,增产和提高效益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谈几点看法;
(1)关于灌溉问题
①播前灌:目前我们通常所采用是高渠大埂深水淹灌洗盐贮墒法,灌水量通常占棉花全生育期灌水量的40%~50%,这种灌水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灌水洗盐的盲目性,因不能确定土壤含盐的具体数值,只能多灌水,灌放心水。深水淹灌洗盐,侧重点不正确(应放在合理灌排,平整土地,提高洗盐效果),深水淹灌法由于灌水量大,引起部分地方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次生盐化严重,盐去得快回得也快,已造成不良后果。对策:通过渠道防渗、涵、闸配套,平整土地,合理灌排布置,以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洗盐效果。
②生育期灌溉:目前我们采用灌水方法是以沟灌为主,存在的问题是渠埂需占用一定的土地均匀度,造成旱涝不均,职工劳动强度很大。
对策;采用地面灌改为节水技术和膜下滴灌技术,它省水、省劳力、灌水均匀且增产。只要我们合理布置,强化运行管理,即可以小成本获高收入,同时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2)关于施肥问题
目前棉花施肥均采用全层深施和花铃期机械中耕开沟施肥,肥料利用率在40%左右,全期滴施肥,全期棉花施肥量多少全凭经验,无量化指标。
对策;(1)改进施肥方法;采用滴灌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滴施肥料利用率可高达70%~80%。
(2)实行测土平衡配方施肥,减少施肥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三、关于精量播种问题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棉种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半精量播种虽然比常规播种少用棉种,但仍平均每穴两到三粒,而且空穴率上升,形成缺苗断垄。职工免不了繁重的定苗工序。
对策;在解决棉种质量问题的前提下,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保证一穴一籽,节约棉种成本,减省定苗人工,以达到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目的。
四、关于机械作业成本问题
目前我们所采用的农田作业机械,普遍马力较小、作业效率低、作业标准低,作业层次多,无法满足农艺要求,即费时又费事,作业成本较高。
对策:鼓励采用大马力拖拉机,采取复式作业,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减少机械作业层次,降低亩机械作业成本。
五、关于机采棉问题
目前我们都采用人工采棉法,它耗时长,约需一百日左右的时间。费工时,亩投工为九至十个,成本高,每公斤籽棉拾花费在0.6元左右方可拾净。
对策:采用机械拾花,把职工从最繁重的拾花劳动中解放出来,缓解劳力紧张矛盾,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降低拾花成本。我团今年经测算机采棉成本费用约0.21元/kg,每台采棉机采收速度可相当于500~600个人工的平均速度,它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均非常明显。
六、关于病、虫、草和化学调控问题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化学调控等基本都可以用机械作业和水的滴灌完成,合理选择除草剂类型和掌握除草时间,防除棉田杂草和合理实施棉田调控。病虫的防治:加强病虫监测,合理利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方法控制病虫发生,最好的办法是种植抗虫品种。
七、加强管理
管理出效益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的落实,需用严格的管理作保证。保证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准确率。
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病虫预测、水情预测水平,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工作的失误率所引发的重播损失,注重棉花的抗逆研究,都将为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做贡献。
简化栽培,合理减少生产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利国利民,它需要科研、生产、机务、水利、开发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参与,协作攻关,需要严格的管理和较大的投入,有许多技术需要论证、需要研究,同时它也是相对的、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新的技术装备农业,使简化栽培向前推进,更趋合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