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有关。
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惊人!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的生长季。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玉米在全球的60%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100亿至150亿公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上百亿公斤。
经济学家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消费热。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器、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加。
(牟大裕荐自《思路》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