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98年抗洪抢险战斗中不畏艰险的抗洪英雄;他曾为了救助病儿抛下尊严下跪乞讨,被誉为“爱心父亲”。可最近,他却站在了被告席上……
抗洪英雄遭遇致命梦魇
马书军1978年出生在河北省涉县圣寺驼村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1996年,18岁的马书军参军当了战士。
1998年,中国遭受了百年罕见的大洪水。马书军所在连队急速赶赴武汉灾区抗洪抢险。他奋不顾身地和战友们跳入汹涌的江水中组成人墙,完全置生死于度外。没想到,他拼命三郎的形象被记者拍摄下来,上了1998年抗洪纪念画册。
就这样,马书军很快成了名人,以英雄形象出现在多家媒体的重要版面。连队大会上,领导专门表扬了他,班里的兄弟们也称赞他。这是马书军生平第一次享受被肯定和被夸奖的荣耀。
马书军更没想到“名人”带来的效应还远不止这些。因为纪念画册里他身穿救生衣的飒爽英姿,居然还有不少女孩打听到他的通讯地址,给他寄来爱慕书信。众多书信之中,马书军最心仪一个叫曹玉姣的女孩,两人书信逐渐频繁起来。
1999年,马书军退伍后,与曹玉姣结婚了。曹玉姣在厂里打工,马书军当上了一家公司的保安,两人小日子过得温馨甜蜜。没过两年,曹玉姣生下了儿子马骁帆,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2004年末,马书军两岁的儿子马骁帆突然发起了高烧,身上起了很多小红点。到医院检查,结果宛若晴天霹雳,把马书军夫妇震蒙了:儿子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为救病儿男儿下跪再成名人
家里的积蓄只有三万元,半个月就用了个精光,儿子还是持续低烧。眼见医院的催款单一张张递到手上,马书军不得不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借钱,可最后只筹到几千元钱,他只好背着妻子把唯一的一套房子卖了。
曹玉姣无法忍受饥寒交迫、居无定所的生活,她提出了离婚,马书军只得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2005年5月,马书军手里又一分钱不剩了,可儿子的病情只是稳定了,主治医师告诉他,要想治愈,至少还要10万元。这笔钱让马书军一夜之间急白了头。万般无奈情况下,他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上街行乞,给儿子筹集医药费。
当晚,马书军把儿子所遭受的厄运和自己所处的困境写在一张大幅求助信上,第二天,他就携带着这封求助信出门了。
马书军选择在人群集中的街心花园旁,将求助信铺开,自己跪在求助信的一角。所谓男儿膝下有黄金,马书军这样当街下跪是出生以来头一回,特别是他身上还背着抗洪抢险英雄的称号,这让他多少有点不自在,跪在那里一直垂着头不敢看周围的行人。
突然有一个一元的硬币扔在马书军跟前,马书军赶紧捡起来,“啪”的一声响头磕在地上。他心里觉得与这些陌生人无亲无故,别人愿意给一元或五角都是恩人,可他现在无以为报,只有靠一声响头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意。
这时人群中一个小伙子站出来说:“兄弟,我真的很佩服你,但你这样要钱什么时候才能凑够医药费呢,我知道中国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是专门为你儿子这样的白血病患儿提供救助的,你可以向他们提出救助申请,我恰好是其中的志愿者,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助你申请。”
2006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为马书军定向捐款30万元。而马书军不顾尊严在街边悲壮一跪的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也感动了不少热心人士,他们纷纷询问马书军的银行账号,想为他提供捐助。很快,马骁帆在大家的呵护中逃脱了死神的魔爪,基本恢复了健康。
2006年末,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要做公益节目,给白血病患儿募捐,他们想请马书军出面做节目。马书军答应下来,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还在忍受病痛的白血病患儿筹集费用,让更多的家庭不要放弃治疗。
因为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马书军再一次名声大振,被网友们评为“爱心父亲”。他一面继续着自己的保安工作,一面申请成为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的志愿者。
英雄难过欲望关
马书军出名之后,许多白血病患儿的家长慕名前来向他求助。他听着家长们讲述求医路上的艰难,似乎看到了从前的自己,总是以自己曾经的心路历程鼓励他们不要放弃。
然而,对于众多求助者来说,马书军一遍遍讲自己的故事只是起到一种精神上的鼓励作用,这些绝望的家长最需要的还是救命钱。马书军看着这些千里迢迢来拜访他的人们希冀的眼神,不忍心让他们失望离开,都答应帮助他们向红十字会小天使基金写申请。
当患儿的父母跪在地上给马书军磕头千恩万谢时,马书军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他觉得现在才真正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渐渐地,有些成功申请到救助的家长开始给马书军一些回报,从水果到一些土特产,后来发展到手机、手表等贵重物品。刚开始马书军对于这些礼物严词拒绝,可后来他觉得这也是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
马书军帮助申请的人越来越多,他再也无心工作。随着生活需要开支的增加,他也不满足于家长送礼物这样的小恩小惠了。特别是自己生病输血后感染了丙肝,也急需一大笔医疗费用,马书军更是对为其他患者申请到的救助款垂涎三尺。于是,当再有人找到马书军求助时,他在帮助申请救助之前便向对方提出要从这笔治疗费中提成“辛苦费”,家长们也只好答应他。
马书军一心想更快地捞取更多“辛苦费”,他决定帮助那些前来求助但不满足救助条件的患者。其中就有一个叫王婷的单身母亲,她女儿是名尿毒症患者,这根本不属于小天使基金的救助范围,马书军却一口应允帮助她申请,并答应申请成功后给她三万元治疗费用,剩下的归自己所有。王婷无奈答应了他的条件。
马书军为王婷的女儿制造了假病历、假医药发票,经过申请后,小天使基金却只拨给马书军三万元钱。马书军想,自己也不能白帮忙,只将两万元交到王婷手里。没想到王婷女儿的治疗费用刚好差三万元,她苦苦哀求马书军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她三万元钱,但利欲熏心的马书军说什么也不答应,还说已经拿这笔钱为儿子买电脑了。
王婷的女儿因为医药费迟迟没有到位,最终病情恶化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王婷把马书军告上了法庭,把他诈骗求助者救助费用的事如实揭露出来。接到法院通知的小天使基金会这才认真调查,发现马书军经手的救助款除了一部分到了患者手上之外,还有25万余元被马书军截留占为己用。
2009年5月7日,马书军的恶行被发现后退还了人民币3.4万元。5月8日,红十字基金会向北京警方报案。5月26日,自认难逃罪责的马书军向警方自首。
2010年11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检方指控,马书军于2006年至2009年间,通过提供虚假就医票据、控制患儿家长银行卡等手段,以患儿程某等十余人的名义,骗取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救助款共计25万余元。最终,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马书军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7000元。
(摘自《民情》2011年第3期图: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