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奶农利益的奶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1-12-29 00:00:00贺同乐
北方经济 2011年9期


  牛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国际上普遍把人均牛奶占有量作为判断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一项指标。中国天然草原面积3.93亿公顷,幅员辽阔的草场为发展奶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且奶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身体健康,吸纳劳动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所以我国应大力发展奶业。中国奶业高速发展中,但奶农却没有从中真正得到多少利益。本文以包头市为例,从奶农利益出发,对现有奶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寻求一种既保障奶源安全,又提高奶业产出水平,更保障奶农利益的奶业组织模式,以提高奶农的经济利益,保护和调动奶农的生产积极性,并为政府制定奶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包头市奶业整体发展。
  
  一、包头市奶业发展现状
  
  包头市有草原3122万亩,前山土默川平原土地肥沃,有着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和饲草料基地,为包头市发展奶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为包头做强乳业提供了自然资源。包头市乳制品加工企业的规范、健康稳步发展为原奶收购提供了保障,包头市主要乳制品加工企业伊利、蒙牛等,现均生产经营正常。
  “三聚氰胺”事件后,包头市取缔、关停了1吨以下小奶站,目前奶站数量优化到177个。包头市奶牛养殖向规模化发展,九原区有奶牛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