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百年辛亥

2011-12-29 00:00:00
小星星·阅读100分(高年级) 2011年8期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武昌起义的枪声击破了武汉三镇上空的黑暗,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终结,辛亥革命伴着志士仁人的殷殷鲜血诞生了。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段百年历史吧!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保路运动
  
   各位同学,大家看到的这份《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是在保路运动时期的民办宣传报,旨在反对清政府将民间所有的筑路权收归“国有”,出卖给帝国主义财团,鼓励各省人民组织保路同志会,这次运动成为了武昌起义的先声。
  
  辛亥革命第一枪——武昌起义
  
  这座烈士浮雕相信很多同学都在纪念碑上见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昌起义。在“皇族内阁”建立,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的社会背景下,革命党人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武昌楚王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这幅画像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伟人生活中的一面吧!
  
  总统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
  一位年高八旬的盐商肖老先生,从扬州来南京求见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立即把肖老先生请到办公室。老先生一进门就行起三拜九叩之礼。孙中山先生赶忙把老人扶起来,诚恳地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肖老先生问:“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先生答道:“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肖老先生没有想到总统这样平易近人,感慨万千,临走时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大总统是人民的公仆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以后,一再表示总统是人民的公仆,而人民是自己的主人。一天,他到同盟会总部去演讲,不坐汽车,步行前往。走到总部门口的时候,被卫兵拦住。卫兵说:“今天孙大总统要来,闲人不得入内。”孙先生微笑地对他说:“大总统也是人,是人民的公仆,怎么他一来,就不许别人进去了呢?”接着,他慢慢地拿出名片来。卫兵一看,是“孙文”二字,惊惶万状,而孙先生却点点头,走进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