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24日——8月28日 北京 代表人数1249人 全国党员2800万
从反“左”到反右 提前召开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九一三事件后,随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材料陆续发出,并传达到基层,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批林整风运动。林彪事件对全国上下的震撼是巨大的,它动摇了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的看法。大家开始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根据毛泽东的决策,周恩来因势利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了对极“左”思潮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对各地区、各部门的一系列工作进行调整和整顿。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加快了落实干部政策的进程,使一大批被打倒的党政军干部重新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1972年至1973年间,着手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整顿,恢复和发展生产,狠抓产品质量;在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工作也有了新的突破,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交流;在落实干部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同时,周恩来等还着力在科教、文化、民族、统战等方面落实党的政策,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各项工作得以恢复和改善。
但是,毛泽东虽然从林彪事件中吸取了一些教训,对批判极“左”思潮给予了支持,可他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大革命”全局性的错误。随着批判极“左”思潮的深入,越来越多地触及“文化大革命”本身,这超出了毛泽东允许的范围。他在一次与中央政治局成员的谈话时,认为林彪不是极左而是极右,说:“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从而改变了批林的正确方向,这使得江青集团更加有恃无恐地批判极右和反击右倾翻案。
按照中共九大通过的党章,十大应该在1974年召开。但是由于突发林彪事件,九大通过的关于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党章亟待修改;九届一中全会也只选举林彪一人为党的副主席,林彪一死,导致中共中央一位副主席也没有;而且,在21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7人属林彪集团的,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的成员都急需调整;另外,林彪事件也需要由党代会作出正式结论。因而,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提前召开十大。
1973年5月20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有三项内容:讨论批林整风运动、讨论当年国民经济计划、筹备召开党的十大。
这次工作会议提出:中共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正确的,九大是胜利的大会,但受到林彪的干扰,林彪是昙花一现的人物。今后,全党仍要继续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这就为十大定下了基调。
会议还研究了十大的筹备工作。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宣布解放谭震林、李井泉、乌兰夫等13名老干部,并决定王洪文、华国锋、吴德列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参加政治局工作。会议还决定由张春桥等组成党章修改小组,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起草《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和党的十大政治报告。
从“立林”到“挺王” 重新考虑接班人
在十大的筹备工作中,毛泽东着重考虑的还有中央领导班子问题,也就是林彪之后,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九一三之后,他多次提出“要提工农出身的同志为党的副主席、常委”。他说:“我的意见就是搞一点年轻人来当共产党的副主席、军委副主席。所谓年轻人,就是年龄在30至40之间,要工人和农民。老、中年还要。你们多找找,南方北方都找。文化水平低一点,用一批知识分子扶助。”
时任中央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年仅38岁的王洪文从1972年9月起被留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到1973年5月又被指定出席筹备十大的中央工作会议,这表明毛泽东对他抱有很大希望,准备对他进行进一步考察和培养。
8月20日,中共十大的选举准备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在会上宣布,王洪文担任选举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周恩来、康生、叶剑英、江青、张春桥、李德生。王洪文一下跃居仅次于毛泽东的地位,他作为接班人的地位已经确立,只待在十大上确认了。
由于十大是提前召开,筹备十分仓促,筹备工作也没有经过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只是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修改党章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十大代表的产生办法;而十大代表也不是由省级党的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是由党委扩大会议选举产生的,这就为江青集团的骨干分子、帮派体系骨干搞政治投机提供了便利。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1249人,代表着当时全国2800万名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主持,年已80岁的毛泽东动作有些迟缓,比起上一次党代会时的他,明显衰老了许多。
大会有三项议程: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代表中共中央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向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三、选举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主席台上,最为引人瞩目的要数年仅38岁的王洪文,他出现在主席台中央年迈的毛泽东的一侧,身穿缀有领章的军装,显得踌躇满志。毛泽东的另一侧则是沉稳坚定的周恩来,但此时的他身患重病、身形瘦削。显然,此时的毛泽东已将年轻的王洪文视为自己的当然接班人。
从“胜利的大会”到“失败的大会” 未能完成“转机”使命
关于十大开幕那天的会场情形,8月29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新闻公报”这样写道: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朝气蓬勃的大会。
我们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次大会。
……
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的时候,全场欢声雷动,代表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长时间地热烈鼓掌,高呼:“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亲切地向代表们挥手致意。
……
大会正式开幕这一天,来自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五湖四海的大会代表,通过高悬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巨幅画像的大厅,进入了庄严的会场。他们之中,有的是产业工人党员代表,有的是贫下中农党员代表,有的是来自祖国边疆、警惕地守卫在国防前哨的人民解放军党员代表,还有的是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党员代表。工农兵党员代表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七。妇女党员代表占百分之二十以上。汉族以外各兄弟民族党员代表,也占有一定比例。有待解放的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省在全国各地的党员所选出的代表,是第一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们带着全国2800万党员的委托,各族亿万人民的心愿,同自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地进行了工作。
……
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了由148名代表组成的主席团,通过了毛泽东为主席团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主席团副主席,张春桥为主席团秘书长。
会上,毛泽东宣布由周恩来作报告,随即,周恩来向大会宣读了由张春桥主持起草的政治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关于九大路线;关于粉碎林彪反党集团的胜利;关于形势和任务。报告继续肯定了九大路线,肯定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政策,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强调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还会出现10次、20次、30次。
报告还指出:“林彪及其一小撮死党是一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反革命阴谋集团,”“粉碎林彪反党集团是我们党在九大以后取得的最大胜利,是对国内外敌人沉重的打击。”“九一三事件以后,全党全军全国亿万各族人民进行了认真讨论,对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死党,表示了极大的无产阶级义愤。”可是,报告同时还说:“九大以来的革命实践,主要同林彪反党集团的斗争实践证明,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
报告还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认为其特点是天下大乱,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说这样的大乱对人民来说是好事,乱了敌人,唤醒了人民,锻炼了人民。当周恩来说到“列宁逝世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时代没有变,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今天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时,毛泽东突然插话说:“哎,不错。”
大会的第二项议程是王洪文向大会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他在全场1200多名代表的注视下,宣读了由张春桥、姚文元和他自己负责起草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称:“四年多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九大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都是正确的。九大通过的党章,坚持了我们党一贯的根本原则,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经验,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生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报告说,将九大通过的党章中有关林彪的一段话全部删去,“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也是林彪叛党叛国,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必然结果”。
王洪文在报告中进一步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深刻的整党运动,今后还要进行多次;报告提出要有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路线斗争,特别是把对彭德怀、刘少奇都作为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还提出把“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来一次”作为客观规律。十大党章在总的方面是九大党章的翻版,并在九大党章的基础上发展了错误。
8月25日至27日,大会分组讨论,讨论中,许多代表都声讨了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纷纷表示拥护党中央永远开除林彪等人党籍的决定。
29日的新闻公报这样写道:
“8月28日,大会经过认真、热烈的讨论,一致通过了周恩来同志的政治报告和王洪文同志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代表们高兴地说,这几个文件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分析了国内外大好形势,充分肯定了在九大路线指引下各条战线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总结了两条路线斗争,特别是粉碎林彪反党集团斗争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方向和任务,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战斗纲领。
大会经过反复酝酿、讨论,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当宣布选举结果的时候,全场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热烈鼓掌声和口号声。
当选的195名中央委员和124名候补中央委员,体现了老、中、青三结合。他们有的是建党初期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是经受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炮火考验的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有的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三大革命运动和反对帝、修、反斗争中的优秀战士,还有的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新入党的青年同志。老、中、青济济一堂,共同学习,相互激励。代表们兴奋地说,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充分说明了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和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坚强团结。
……
8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选举了中央机构。选举结果如下: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刘伯承、江青(女)、朱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生、董必武。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吴桂贤(女)、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闭幕式结束后,代表们都纷纷起立,面向主席台不停地鼓掌,大家都想看着无比崇敬的毛主席离场。但此时的毛泽东因年迈体衰竟然一时无法站立。为了避免大家猜测,不让全国人民担心,在一旁的周恩来见状,立即向大会宣布:请代表们先走,主席目送大家退场。在他的劝说下,代表们才依依不舍地一步一回头地陆续离场。
中共十大的召开,使王洪文成为中共中央第三号人物,在全党完全确立了他作为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这也使他和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中央政治局内结成了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他们拉帮结派,势力大增,为今后变本加厉地制造动乱积蓄了力量。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江青一伙与林彪反党集团的勾结不但没有被揭露出来,反倒成了反对林彪的“英雄”,这为以后他们篡党夺权留下了隐患。党的十大沿袭了九大“左”的错误,未能完成它所担负的给党的工作带来转机的历史使命。
(责任编辑:胡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