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测试题

2011-12-29 00:00:00张文革
地理教育 2011年5期


  一、选择题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1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读图完成1~2题。
  1.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C.重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D.孟买由雨季变为旱季
  2.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重庆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是:
  A.5时 B.6时 C.7时 D.8时
  图2是四个大型工业城市的大气污染企业布局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以上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的是: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4.图中丁城所在地可能的气候类型为:
  A.①②④ B.⑤⑥⑦ C.③④⑤ D.①②
  道路密度指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图3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5~7题。
  5.甲地的值可能为:
  A.4.6 B.5 C.3.1 D.3.8
  6.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A.十字路口 B.绿地 C.卫星城 D.商业区
  7.提高大城市中心区行车速度的有效方法是: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络;②兴建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③积极发展公用交通和轨道交通;④禁止外地机动车辆入城;⑤发展立体交通;⑥实行单双日行车制;⑦控制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分布密度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重。图4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这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棉花 B.水稻 C.甜菜 D.苹果
  9.造成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图5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6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
  10.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东北地区
  11.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二、综合题
  12.读图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图示地区降水量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2)图中著名粮食基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简述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自然条件。
  (3)分析该城市形成和发展主要区位因素。
  (4)该河段每年春季和初冬都会出现涨水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某气候类型在两大洲的分布图(图8)。
  材料二:欧洲交通运输委员会全面回顾和总结本地区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通过了《欧洲2010年交通方针和决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