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
人类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是“复杂社会生态系统”(SES)的一部分,也有人称其为“社会生态系统”或“人类环境复合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展现在人类面前,在任何一个“社会生态系统”中,人类与生态(或称环境,或称自然,或称生物物理)子系统都处在相互作用的状态。在“区域灾害系统”中,承灾体就是人类及其活动组成的社会系统,孕灾环境就是生态系统,致灾因子则是由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人类构成危害的渐发或突发性因素。因此,可以认为,所提出的“区域灾害系统”就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它表现出一般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特征。正因如此,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的结构体系,可以应用建立区域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建立“区域灾害系统”动力学模型,即将致灾因子作为自变量,把承灾体作为因变量,而把孕灾环境作为一种限制(或催化)条件,建立其因果关系的动力学模型。
“区域灾害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吴传钧先生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他反复强调,地理学要“着重研究人地系统中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见,所定义的“区域灾害系统”就是由作为承灾体的人类及其形成的社会经济系统与其依存的由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组成的地域系统,共同组成的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正因如此,在建立“区域灾害风险防范模式”时,基于“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可以应用建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模式,把承灾体与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行为统筹考虑,探求发展与综合减轻灾害风险相互协调的区域范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可操作的模式。
“区域灾害系统”是可以在时空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划分与区划的多级体系
无论从“社会生态系统”,还是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角度,审视“区域灾害系统”,都可以看出,无论从其结构体系,还是功能体系,可在时空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划分。当今在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障资源,一方面要保护环境,还要防灾减灾与防范风险,并提出通过确定主体功能的途径,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因此,对“区域灾害系统”进行类型划分或予以区划,都将对建立“因害设防,防抗救一体化”的综合减灾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对确定具有不同灾害风险水平之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也为建立区域综合减灾范式提供了在空间上布局的依据。通过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结构体系的动力学模拟,评价不同区域的灾害风险水平,并进行类型等级的划分;通过基于“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的除害与兴利优化、协调模式的确立,并进行区划。这样就可为不同区域创建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与促进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史培军教授,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资源开发与减灾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教育部“跨世纪青年人才基金”人选。先后承担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教育部等省部级一(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多项奖励。出版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80篇,其中SCI、EI、ISTP25篇。